
近日,随着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一系列现象走入大众的面前。
在这个政治的舞台上,有什么东西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咱们都知道,联合国有常任理事国,五大国家。
但是发展到现在,英法两国早已被视为美国的小弟,唯美国马首是瞻,他们的想法和意图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关注度。
即使法国最近动作频频,想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证明自己的独立自主。
然而,当实力配不上雄心的时候,也只能是口说无凭。昔日列强,没落至此……
“上三常”与蠢蠢欲动
根据民间的说法,即使是“五常大国”也分为“上三常”和“下两常”。
其中“中美俄”并在一起,三足鼎立。
但是这三足鼎立并没有持续太久,如今的俄国已经陷入了乌克兰战争的泥潭,脱身不了,进退两难。
北约对于俄国的包围之势已经是锋芒毕露。
有人评论,俄国“上三”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一旦战争失败,美国将带领小弟们对俄国进行全面包围,即使战争胜利,俄国也会元气大伤。
大国的没落与崛起,都必将牵动所有人的心弦。
如今俄方前厅起战火,后院也在求新路。
据悉,本次的亚运会,中亚的五国总统并没有选择出席,他们拐道美国。
一场美国-中亚五国峰会,给悄然变动的国际局势发出了一个信号。
要知道这五个斯坦国,不久前才刚和中国开了中国-中亚峰会。这明明还是上半年的事情,现在他们却改变了方向。
这场俄乌冲突不管起因是何,现在也确确实实地对国际局势造成了影响。
如今,这些原本属于是俄罗斯后院的地方,开始转变思路。
换句话说,他们见到形势不对,要开始寻求多方合作。如果他们想要逐渐地脱离对于俄罗斯的依赖,那么现在就要开始迅速行动。
月初,乌克兰第一夫人峰会成功举办。
“给孩子的心灵穿上盔甲。”显而易见,这场各国首脑配偶的峰会,本次的关注点在心理领域。
在这样一个战火不休的时候,他们想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当然就是战争对人民造成的心理影响。
可以看出乌克兰正在全方位地试图改变国内现状。
据悉,这场峰会的出席人员还包括了塞尔维亚的第一夫人以及亚美尼亚的第一夫人。
夫人在乌克兰忙活,丈夫武契奇——这位塞尔维亚的总统先生也没有“躲清闲”。
毕竟夫妻一体,总不能把所有事情交给妻子。
他开启希腊之行,签署《雅典宣言》,并发表了对于俄罗斯的谴责。
事实上,这也是一场无声无息的舆论战。
乌克兰正在向世界控诉,俄罗斯和他的战争给他带来了伤害,给他的人民带来了精神损伤。
如果是按照某些国家的惯例,当战火停息,就是索要精神赔偿金的时候。
除了因为战火而受到全世界关注的乌克兰,另外的两个小国也打得火热——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计划要加入罗马公园。
这个决定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却是对于俄罗斯明目张胆的“跳反”。
一旦亚美尼亚加入“罗马公约”,那么此后普京将不能够再踏入亚美尼亚的国土。
因为,一旦普京踏入亚美尼亚,国际刑事法庭对于普京的通缉令将即刻生效。
虽然普京并不在意这些小节,但亚美尼亚的行为的确是太过明目张胆。
他就像是骑在俄罗斯的脸上说:“你看,我反了!”除此之外,他还拉上了美国一起搞军演。
另一个小国阿塞拜疆,也是反复试探。
他突然对亚美尼亚发动了军事行动,明明上的称呼是“反恐行动”。这个行动本应该提前通知俄罗斯,以免误伤。
但是阿塞拜疆却选择在行动开始的前几分钟做“紧急通知”。
就好像网络上的某个段子。
“我已经准备好了45m的大刀,现在我允许你先跑40m。”
“我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定时炸弹,在它爆炸前2分钟告诉你。现在你可以去寻找这个炸弹,并将它拆除。我相信你的能力。”
俄罗斯的部队根本就没能够及时避让,于是乎,俄驻纳卡的维和部队突然遇袭。
面对这样不讲道理的“突袭”,俄方的损失不可避免。伤亡包括舰队里的副指挥,维和部队副指挥官。
这简直是来自后院的贴脸“扇巴掌”,对此,阿塞拜疆的反应也很迅速,就好似早就在这里等着道歉。
总统紧急道歉,对部队军长进行撤职。当然,之余之后会不会官复原职,只有他自己知道。
可以说这两个小国地方不大,却打得火热。上蹿下跳,闹出了不少动静。
不过俄罗斯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大的反应,也许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后院失火”。
更何况他们的当务之急,是专注于乌克兰。
当然,这些国家都纷纷上蹿下跳,左右逢源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却格外安静——格鲁吉亚。
这个国家是被收拾过的。
其实但凡俄罗斯能够腾出手,这几个小国根本就跑不掉。
马克龙最后还是屈服了
再看看法国,更加窝囊。俄罗斯尚且在战场上僵持,法国却直接“节节败退”。
“马克龙到底还是屈服了。”
经过两个月的支撑,法国终于在当地时间9月24日宣布撤军。
当然这个撤退对于马克龙来说,是很丧气的,如果按照他的意愿根本就不会撤军。
但是他不得不,这就是现实。
这宣布一经发布,尼尔的军政权立即发表声明,庆祝这一历史时刻。
根据法新社的报道,近两年内,这是法国第四次从非洲撤军。
短短两年四次撤军,外媒的评价十分不客气。“法国非洲结束了。”
“我国领土上,不欢迎,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新殖民主义势力。”
尼尔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在当地的驻军规模有1500人。
本次撤军事实上已经代表着法国的软弱。
而这些软弱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质疑。“法国对非外交失败。”
世界上影响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局势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方落幕,就代表着他曾经拥有的东西将会被四散抢夺。法国再不济,也是当年的列强,也曾经驰骋欧洲。
殖民地尼日尔的离开,对法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单拿资源这一块来说。
法国的核电占比达到了7成,对核电的使用非常到位,但这七成的核电,一半的燃料都来自尼日尔。
相当于,尼日尔以一己之力,供养着半个法国的用电。
正是因为有了尼日尔,法国才能在满足国内用电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将多余的出口他国。
又拿了实惠的好处,又能够赚取外快。
怪不得当年的列强都喜欢搞殖民地,简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稳赚不赔的买卖。
除了这些直接支持,法国向尼尔购买其他资源也是“跳楼价”。
据悉,法国买铀,就像我们国家买猪肉。
这场政变之后,法国再想要买尼日尔的铀,得花两百欧元/公斤。
而之前的售价,仅0.8欧元。
这价格简直就是暴涨,涨价200倍说来就来。
低价卖给法国之后,剩余的才能够卖给他国。
怪不得,尼日尔坐拥稀有矿产,却一直不能发家致富。原来是家里有人搞盘剥。
如果没有非洲
法国从尼日尔撤军撤大使的决定,引发了外界的不同反应。有些人认为这是法国在非洲遭遇过的最严重的挫折。
几乎可以代表了马克龙在非洲大陆的外交失败。
他们认为,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和地位将大幅下降,而其他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土耳其等,将趁机填补法国留下的空白。
另一些人则持相反意见。
法国从尼日尔撤军撤大使的决定,是一个明智和勇敢的选择,因为法国不能继续与政变军人合作,也不能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利益。
更何况,法国在非洲仍然有很多朋友和合作伙伴,只要调整策略和方式,维持和增强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成问题。
然而,与俄罗斯不同的是,法国可以说一枪都没开。这在许多人看来,很怂。
也让大家想起了法国前总统的话。
“如果没有非洲,法国将是第三世界国家。”
局势不容乐观,原本一超多强,美国双拳难敌四手,现在逐一被美国攻破,中国压力极大。
事实上,小国的生存法则,骑墙就对,绝大多数小国都是骑墙派,包括塞尔维亚、巴基斯坦等等,畏威而不怀德。
要是不骑墙,乌克兰就是例子。日本、韩国、印度更是畏威而不怀德的典型。
当国家弱时,周围都是坏蛋虎视眈眈,当国家强时,周围都是笑脸。
不要介意这些国家是否离开,提升自己变强!这些离去的又都会舔回来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让自己国家变强,才是硬东西。
结语
新兴势力的崛起,传统势力在衰弱。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越来越复杂化。
世界大变局,机会稍纵即逝,我们该做点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