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的秋天快结束了,随着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欧洲俨然已进入紧急状态!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至今,欧洲不少国家跟着美国的步伐,对俄罗斯各种制裁,在对俄罗斯逼墙角的过程中,欧洲自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欧洲不像美国,本身能源不足的情况下,去限制俄罗斯能源的引进,导致能源价格飙升,对欧洲民众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据报道,欧洲各国因为能源危机造成的经济损失已接近5000亿欧元!
眼瞅着冬天即将来临,欧洲许多国家开始通过各种措施手段,来节约能源!他们开始呼吁民众、企业,通过减少照明、减少洗澡时间、限制室内温度等等来节能!
比如,法国宣布把艾菲爱铁塔的亮灯时间减少一小时;户外广告禁止在下半夜凌晨1点到6点之间亮灯!
德国则开始禁止商铺外立面装饰亮灯,甚至考虑禁止供暖给私人游泳池!
西班牙、意大利等也效仿德法,商店和公共建筑停止夜间照明供应!意大利甚至规定冬季民用供暖不得超过19度!
然而,就算这些措施出台,欧洲的能源危机仍然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欧盟一直在宣传的“可靠能源供应来源”与实际情况还是差别很大,毕竟他的渠道无非就是东盟或者非洲,但是这两个地区政治安全局势成为能源稳定供应的拦路虎,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就算能源稳定供应,但是价格也很难再回到从前!当前地缘政治危机不断,能源国不得不为了应对这个市场环境,做出效益最大化的定价决策!
再有一个多月,欧洲的寒冬将如约而至!鉴于欧洲天然气的困境,各种取暖器需求倍增!
近日央视报道,浙江慈溪一些生产取暖器的企业突然接到了大量欧洲订单。
慈溪是我国取暖器生产基地之一,拥有100多家取暖器生产企业,出口量占到全国的30%,今年前8月出口同比增长26.3%,其中出口欧盟同比增长55.2%。
慈溪外贸人认为,慈溪取暖器在欧洲爆单,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国际局势变化具有偶然性,必然性则是慈溪家电产业多年来的产业积累。”
总的来说,欧洲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到如今自身经济持续遭反噬,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民众实际工资缩水,民生压力不断增大。
一切皆是因果!
如果说欧洲是“熬”过了2022年冬天,并在过去一段时间获得喘息机会,倒不如把这份轻松归功于去年“异常温和”的冬季,而非政策成功。
中长期来看,高价格和潜在短缺的风险将持续影响欧洲各国!中国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知道欧洲的民众接下来会作何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