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过“聚氯乙烯软管”吗?
它是普通的PVC管。
可当贴上“催吐”的标签后,摇身一变“仙女管”、“兔兔管”。
随之它的“身价”暴增。
每根管的价格不同。
从30元到38元左右,还有售价130元新手套装,及180元的整套。
直径从11毫米到22毫米不等,长度高达50厘米。
网店售卖“兔兔仙女管”
“仙女管”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新奇,背后却充斥着暴力。
26岁女孩小敏,从小因为胖被歧视。
偶然间,她接触到催吐管。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都暴食,再用催吐管催吐。
即直接把管子插进食道里。
据卖家指引,如果食道能适应管子,会再让你将管子的一端接上水管,另一端则插进胃里50cm。
按照这个操作,平均1个月可瘦超过5公斤。
可慢慢地,小敏体重没有减,身体却出了问题。
她长期催吐,导致身体的电解质失衡,代谢失调,从而引起身体发麻发抖、脸变大甚至昏厥等状态。
她坦言道:
“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和食物和平共处了。”
这到底是仙女管,还是夺命管?
还有位22岁女生的经历,更让人触目惊心。
她在催吐过程中,不小心把管子吞进去。
最终,医生逼不得已用胃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才把管子取出来。
管子长达30多厘米,看得我头皮发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为了美而“自虐”,真的有必要吗?
商家一定会毫不犹豫告诉你,“有必要。”
他们大言不惭鼓励女孩们:
“要放松心态,想想以前的难受,入管学会以后瘦了大美人的状态。”
有位记者,在某网店购买了“仙女管”,并进了商家的微信群。
在群里,商家会提供催吐教程,并交流催吐经验。
商家深知“催吐”、“减肥”等字眼是平台违禁词。
于是,所有的聊天都以暗语进行。
- “吃”换成“撸”;
- “催吐”换成“生”;
- “暴饮暴食”换成“暴”;
- “兔”代表“催吐的人”;
- “SD”代表“手动催吐”
- “挺尸”代表“吃了不去催吐”……
有位群成员称:
“催吐群体多数为年轻女性,主要目的是为保持身材。”
在这里,“变美”是核心话题。
身材焦虑使得吃多了会有罪恶感。
所以,“催吐”顺理成章成了极其正常的现象。
刚过去的双11,“催吐管”依旧能在电商平台顺利下单。
商品的评价累计上千条,其中不乏“差评”。
那些买家们纷纷表示:
- 尝试进去一点就吐了,看完教程怕了怕了。
- 胶皮味太大,怎么洗都那么浓。
- 恶心了!第一次差评很生气,已经扔掉了。
- 有点痛苦,决定戒暴了……跟洗胃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
而以上仅是用户的初体验,再来看看一些“资深”用户的体验。
有网友曝光,自己使用了催吐管后,导致食道刮伤撕裂。
还有位催吐11年的女生发帖说:
- 几年前,知道暴食催吐会伤到牙齿时,庆幸自己牙齿没有问题。
- 然而现在几乎所有牙齿都坏掉了。
这些危害并不是夸大其词,相关专家早有提醒。
进食障碍诊治专家陈珏教授称:
- 催吐行为对健康存在重大危害。
- 会损伤食道、牙齿、腮腺、唾液腺、胰腺等部位,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心率失常。
- 出现抽搐、休克、癫痫发作等严重后果。
- 甚至心脏骤停导致死亡。
然而,专家一次次提醒,悲剧一个个摆在眼前,催吐者并没有引起重视。
有的人对导管催吐仍形成依赖。
久而久之,她们会患上厌食症,产生抑郁、烦躁等情绪。
这哪是减肥,明明是以消耗生命健康为代价的自虐。
回归“仙女管”的本质,它为什么能爆火?
其中一个原因是:身材焦虑。
当下某些社交媒体,过度追捧“白幼瘦”。
如今定义女性「美」,总离不开体重、腰围和胸围。
以瘦为美,以白为美。
很多女性听到“你瘦了”,比听到“你变漂亮了”似乎更开心。
人们则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类审美观。
殊不知,这是病态且畸形的。
在一档告白综艺中,有位参与者叫“骷髅妹”。
先给大家看看照片。
当时她29岁,167cm,58斤。
她的腿,已经细成一根木柴。
在场嘉宾看得目瞪口呆,她却反问道:
“你不觉得这样美吗?”
蒋叔不觉得,但“骷髅妹”以此为傲。
她瘦成这样,全为了男朋友。
男朋友说,“我喜欢瘦的女孩子。”
于是她疯狂减肥,饭也戒了,用尽一切手段。
很快,如她所愿,成功减掉了70斤。
她觉得这个状态就挺好,决定来节目给男朋友一个惊喜。
然而,她没等来男朋友,等来了一封信。
在信里,男朋友说:
- 为什么都不去看你,是我女朋友管得紧。
- 你觉得送上门的,我有理由拒绝吗?
- 只是玩玩而已。
到头来,爱情没了,徒留一身伤。
值得吗?
生命如此宝贵、健康如此难得,不管是谁,都不应为畸形的审美,而消耗自己难能可贵的生命健康。
真正的美,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应该遵从内心与自身,而不是取悦别人。
凡是通过伤害身体来走捷径,身体最终也会反噬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