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近日,伴随着联合国第78届大会的召开,一场新的俄乌交锋不可避免地拉开序幕。
众所周知,自去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在美西方国家的“封锁”之下,俄罗斯外交一直举步维艰。
尤其是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美国甚至一度暗示将对其进行“逮捕”。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俄罗斯想要参加本次的联合国会议,可谓从一开始便步履维艰。
不过,万幸的是,在会议召开的最后期限内,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终于还是克服各种阻挠,抵达会场。
而这,也使得美国的计划彻底泡汤。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罗斯能够现身联合国,已经算是获得了“胜利”。
与俄罗斯的艰难处境不同,乌克兰这边则要顺畅许多。
据多方媒体消息报道,9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乘坐本国航空飞机抵达纽约。
在此之前,出于安全考虑,泽连斯基出行往往都是乘坐他国飞机,所以现在泽连斯基的这一改变格外引人关注。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借此声称:乌克兰在与俄的冲突中,已经占据到了先机!
不得不说,如今有着整个美西方势力的支持,至少从表面上来看,乌克兰现在的情况比俄罗斯确实好得多。
正因为这样,这不禁让人感到担心,乌克兰会不会彻底倒向西方呢?
就在各方对此猜测不已的时候,一则消息的曝出顿时引得舆论哗然,欧洲各国“满头大汗”,中国最担心的情况,或许已经开始上演......
泽连斯基“表忠心”
9月18日,也就是泽连斯基启程并抵达美国的当天,乌克兰政府突然宣布,将除了今年2月刚刚上任的“第一国防副部长”亚历山大·帕夫柳克之外的,其余6名国防副部长全部罢免。
毫无疑问,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乌克兰政府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显然意义非凡。
毕竟,如今俄乌局势尚未有停歇的迹象,“临阵换将”的做法很难不让人质疑乌克兰政府是否犯了“兵家大忌”。
截止目前,乌克兰官方依然没有对罢免6位国防部副部长这件事做出任何说明。
不过,一位名叫奥列克西·贡恰连科的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议员,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表示,此次乌国防部的“清理门户”跟“反腐”密不可分。
据资料显示,在今年7月,乌克兰征兵系统被曝出惊天丑闻,知情人士透露,从征兵的官员,到体检的医生和征兵服务站的司机,有上万人参与到了这个庞大的腐败系统。
事发之后,泽连斯基震怒,当即便解雇了全国所有地区招兵办负责人,还起诉了112起腐败窝案,他表示,如果被解雇的军官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就必须上一线作战。
(乌克兰总统 泽连斯基)
虽然从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来看,乌克兰官方的行动确实非常迅速,但不可避免地,这仍然让泽连斯基与乌克兰政府十分难堪。
而在这之后,乌克兰国防系统及其他贪污案的曝光,更是彻底加剧了这一情况。
这使得不少西方国家感到不满,认为其对乌克兰的战争援助,很可能并没有被用于战场之上。
以至于在今年7月中旬的北约峰会之上,甚至传出了有国家要求泽连斯基“下台”,更换乌克兰总统的声音。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背景,如今乌克兰政府果断选择罢免6位国防部长,似乎倒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这一方面既彰显了乌克兰政府对“反腐”的力度,一方面也为即将出访美国的泽连斯基,提供了一份带给美西方国家的“礼物”,来表现誓死与俄罗斯抗争到底的决心。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对此,一些俄罗斯的军事专家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俄罗斯军事专家舒尔金日前在一档节目中表示,乌克兰此前的反攻行动失败,必须有人为其负责,而这次被罢免的6名官员,正是乌克兰官方选出来的“替罪羊”。
舒尔金认为,乌克兰内部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让人意外,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就像前段时间被裁撤掉整个指挥权的乌军47旅司令部,只要战事继续不利,哪怕乌军集体全部“换血”也是有可能的。
不得不说,舒尔金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
我们都知道,在不久之后,美国就将迎来新一届政府大选,目前看来,共和党重新执掌白宫的可能性并不低,而对于更加注重美国自身利益的共和党来说,一直对“援乌”之事抱有质疑。
例如此前就有共和党议员表示,乌克兰正在进行一场“缓慢、迄今尚无定论的反攻”。
基于这点,乌克兰为了“反攻失利”给美国“金主”一个交代,使得后者看到自己并不是“无药可救”,显然非常有必要。
(美国总统 拜登)
不过,不管怎么样,“反腐”也好,“换帅”也罢,但最终乌克兰政府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即给美西方国家“表忠心”。
而这,恰恰是中国不愿意看到的。
时至今日,在俄乌冲突当中,中国依然保持着中立立场,换句话说,俄罗斯与乌克兰都是我们的“朋友”,而朋友之间最忌讳的就是“拉偏架”。
如今,美国与中国的不对付几乎人尽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乌克兰倒向美国,未来会不会跟我们“翻脸”呢?
到那时,我们还能否在俄乌冲突中,继续保持中立呢?
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似乎有人正在希望事情越闹越大。
落在东欧的“炮弹”
同样是在9月18日当天,保加利亚国防部宣布,在本国黑海沿岸的一个城镇里,首次发现了一架携带爆炸物的无人机。
毫无疑问,这显然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
俄乌冲突现在已经开战一年有余,之所以双方依然保持着克制,只进行“局部战争”,就是想要不让战局进一步扩大,以免演化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可是,如今在第三国境内发现了武器,万一造成平民伤亡,那么试问该国政府怎么可能熟视无睹?
万幸的是,由于保加利亚军队行动迅速,很快便解决了威胁,并没有让事态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至于无人机到底由何而来,保加利亚政府也没有做任何纠结。
从这里不难看出,保加利亚官方并不想把事情闹大,而这也是其背后欧洲的态度,那就是不愿真正的卷入俄乌冲突当中。
事实上,虽然在美国的倡导下,现在欧洲大半的国家都已经亮明态度,支持乌克兰。
但通过“援助”方式表达支持,和“亲自下场”表达支持是两码事,后者绝不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希望的。
毕竟,没有人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家园变成一片焦土。
可事与愿违,如今,我们似乎都能清晰地感觉到有一双大手,正在推动欧洲卷入这场冲突当中。
就在保加利亚发现无人机炸弹前不久,同样身为北约成员国的罗马尼亚,曾在一周时间里,连续发现了三次无人机炸弹碎片。
此消息一出,顿时让整个欧洲直冒冷汗,生怕罗马尼亚政府按捺不住气愤的情绪,掺和进俄乌冲突当中。
要知道,按照北约的相关规定,一旦一个北约成员国陷入战争,那么其他国家就必须同步参战,到那时,情况就真的很难收场了!
所幸,罗马尼亚和保加尼亚一样,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无人机炸弹到底从何而来呢?
如果按照先入为主的观念,很多人肯定认为是俄罗斯或乌克兰其中一方干的。
但如果静下来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它们双方都没有这么干的理由。
对于俄罗斯来讲,在战争的影响下,国内之前看不见的问题全部冒了出来,尤其是前不久的瓦格纳叛乱,可以说现在完全都是自顾不暇,哪可能会希望战局扩大?
而站在乌克兰的立场上那就更加不可能了,尽管现在看起来乌克兰能够与俄罗斯打得势均力敌,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俄罗斯没有尽全力。
如若整个欧洲卷入战局,俄罗斯势必将动用一切手段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像此前梅德韦杰夫所说的那样,一旦俄方丢失领土,将被迫动用核武器。
那么,于此背景之下,谁会成为俄罗斯的第一个打击的目标呢?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总的来说,俄乌双方都不可能是挑动战局扩大的“幕后黑手”,那么剩下的答案就只有一个,正是美国。
俄乌战争打了一年多,俄乌双方,再加上整个欧洲,没有一个幸免于难,就算现在战争结束,也凑不出来一个赢家。
唯一能够说从这场战争中获得利益的,只有始终置身于事外的美国。
因此,如果说现在哪个国家希望俄乌战争继续打下去,甚至最好把欧洲也卷入其中,想必也只会是美国。
其实,对于美国的心思,现在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欧洲人也对此心知肚明。
9月19日,在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再次指责俄罗斯,他表示俄罗斯是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障碍,只要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完整和自由还受到俄罗斯威胁,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国就将继续与基辅站在一起。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到底谁才是那个动乱之源呢?
事实胜于雄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