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太平。

这几年,体制内关于保密的内容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自己那点工作无伤大雅,所以掉以轻心。

但实际上,西方间谍在我国活跃的频次非常之高,许多人要么糊里糊涂成了间谍的帮凶,有的为了利益,直接出卖单位内部信息。

身在中国,无论他怎么样,出卖自己祖国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最近,国家安全部公布了几则案例,值得体制内和国企的人警醒。

01.办公室科员,代写论文挣外快,最后进入间谍圈套

主人公小曹,是某单位办公室科员,因自己写作能力较强,在接触到“网络代写”的新鲜事物后,萌生了代写文赚外快的想法。

这样的人,其实不少。自己能力强,公务员工资并不富裕,所以总想着靠自己能力多挣点钱。

于是,小曹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代写”信息,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瞄准,而后以某境外研究机构“邓专员”的身份与他取得联系。

了解小曹工作信息后,对方“聘请”他为顾问,并许诺未来资助他赴境外从事研究工作。

网络世界千千万,得来的大饼从来都是陷阱。在“邓专员”小恩小惠和“画大饼”的诱惑下,小曹沉浸在赴境外“当教授”的黄粱美梦中不能自拔,意图出卖“红头文件”纳“投名状”。

国家安全机关掌握相关情况后,迅速采取措施,这才避免了严重危害。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那些体制内想利用业余时间挣外快的人,别被网络中虚假的许诺冲昏了头脑,轻则是倾家荡产,重则被扔入监狱。

02.军工企业人员爱聊群,结果被套出重要信息

一些人网络社交能力强,尤其自己有一种狂热的爱好,便疯狂在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小张是航空制造行业的工作人员,因专业领域和兴趣爱好,在多个社交软件中加入了数个“航模同好群”。

在群聊过程中,认识了一位网友,双方开始频繁互动。

一段时间后,对方向小张索要了航展大会上的新型飞机照片。收到照片后,对方又进一步要求小张拍摄单位内部照片。此时的小张幡然醒悟,向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经查,该网友的真实身份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其加入多个军事、航空领域聊天群的目的,就是伺机通过业内人员非法获取涉密信息。

这位小张同志还算警觉,要是其他人可能会一错再错。

谁能想到,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QQ群里,竟然能潜藏着国外的间谍。

03.穷途末路,出卖军队秘密

小军是一名退伍军人,因沉溺网络赌博欠下巨额债务。为偿还赌债,他开始寻找网贷,与假扮为网贷公司经理的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龙哥”结识。

一般这种情况,当你越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身边出现的是那种牛鬼蛇神。越到这个时候,越要保持清醒。

而所谓的“龙哥”知道小军是退伍军人以后,其表示,只要小军出示退役证明,就可以无息贷款,如果能提供部队涉密信息,不仅能还清债务,还能迅速致富。

听了“龙哥”编织的发财梦,小军认为抓住了“救命稻草”,决定铤而走险,将自己服役期间所掌握的军事秘密悉数告知对方。

最终,小军向“龙哥”出卖国家秘密,幸亏被国家安全机关及时破获。

而小军也将为他的行为付出惨痛代价。

当我看到这几则案例的时候,不得不感叹:

现如今“国家安全”意识真的要时刻高悬于心,无论你的职位是高是低,无论你住在哪里,案件中提到一位住在保密单位家附近的人被间谍策反了,也就是这番道理。

无论你是谁,都有可能被间谍看中。

长个心眼吧,别在和平年代,不知不觉成了间谍的帮凶。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