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近日,一段“撒娇”视频引发巨大争议。

在画面中,一名男子从外面回来。

刚打开家门,身穿JK的女孩立刻就扑了上去,紧紧抱住他。

或许是阔别已久,女孩不时亲亲男子的脸蛋和嘴,以解相思之情。

为了方便互动,女孩尝试着跳起来,想用腿环住男子的腰。

眼见试了一两次后还是跳不上去,女孩很是着急。

只见她迫不及待地抬起一条腿,示意男子用手将她抱起来。

而男子对女孩也是言听计从。

最终,俩人通过默契配合,圆满完成了一次“亲密互动”。

如果单从视频来看,这对男女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对“情侣”。

“亲亲抱抱举高高”,像极了情侣间的小情趣。

但事实是,这是一对父女,而且视频的拍摄者是女孩母亲。

可能母亲的本意是为了展示家庭幸福、关系和谐。

但对很多旁观者来说,这尺度已经超越了父女感情。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过度亲密了。

因为从视频里面看,里面这个姑娘年纪也不小了。

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互动。

“不就是玩儿吗,孩子的思想没大人那么复杂!不要小题大做!”

其实这件事最大的争议就是:

那些类似情人间的亲密举动,能否出现在父女之间?

都说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小情人”,在很多家庭关系中,父女关系往往都比较和谐。

甚至有时候爸爸对女儿的宠溺,好到连妈妈都会吃醋的地步。

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调侃:

“妈妈就是一个送货的,人家父女俩才是本家”。

虽说是一句玩笑话,但真不难看出,对于父女间的亲密很多人都习以为常。

的确,这不是一件坏事。

父女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家庭和谐,也有利于女儿健全人格的养成。

但女儿终究是女儿,一旦被赋予另一身份,就会导致混乱。

特别是“情人论”的出现,更会将家庭关系推向畸形。

甚者衍生出“生女儿=造情敌”的荒谬言论。

如果你在某音搜索关键词“母女争宠”,就能看到上千条颠覆你认知的短视频。

剧情基本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女儿和爸爸才是真爱,妈妈只配当个电灯泡。

除了平时喜欢和爸爸黏在一起,女儿还喜欢挑衅妈妈:

妈妈越吃醋,女儿就越得意。

比如女儿霸占了妈妈的床位,依偎在老爹怀里,嘲笑妈妈今晚只能独眠。

甚至还攻击妈妈是只会下蛋的母鸡。

在这些“争宠”视频里,女儿不再是父母的小棉袄,而是老爸的拥护者、老妈的竞争者。

当妈妈喊爸爸“老公”的时候,女儿会情绪激动地反驳:

“这不是你老公,这是我老公!”

而妈妈呢,也不甘示弱。

直接和小姑娘斗起嘴来,一口一个“我老公”,叫的不亦乐乎。

当然,这些“争宠”还算比较温和,还有更激烈的。

老爸跟老妈拌嘴时落了下风,女儿上去就是一脚把老妈踹飞。

出脚之迅猛,令人震惊。

但妈妈们也不是好惹的。

她们为此专门制定了“夺爱攻略”,要给女儿点颜色看看。

有一位妈妈,在老公从厕所出来的瞬间扑进他怀抱。

利用体能优势,在女儿面前狠狠秀了一波恩爱。

连路都走不稳的女儿,独自跌倒在地。

这一幕,让评论区彻底沸腾。

不过,大家不是在为摔倒的小姑娘担心,而是为正宫娘娘终于扳回一局而大声叫好。

这些魔幻的“争宠”场面,不排除是大人在背后编撰台词,利用孩子谋取流量的可能。

但这种视频能够在互联网上赢得大量的受众,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已经不再是母女间的小打小闹,而是赤裸裸的“争宠”戏码。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种剧情“很搞笑”,没必要去深究。

但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价值观的崩塌,同样如此。

当所有人都默认这种价值取向的存在,未来等到它真的占领道德高地,改变公序良俗时,也许就来不及了。

事实上,“崩塌”已经开始了。

在一些“争宠”视频的评论区,长期充斥着妈妈对女儿的怨恨、诅咒。

绿茶婊、狐狸精……这些不堪入目的词汇,被妈妈们用在亲生女儿身上。

觉得被女儿“抢”了老公,她们愤怒至极。

还有人扬言,自己宁愿生十个儿子,也绝不要一个女儿。

如果“不幸”生出一个跟自己抢老公的女儿,就要把她扔进垃圾桶、送进孤儿院。

短视频还存在剧本和演出的可能性,但这些评论却显得无比真实。

“母女争宠”不仅仅是一个恶俗的流行梗这么简单,它极有可能是原生家庭伤害的一种缩影。

也许,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某些人正在与亲生女儿成为天敌。

电视剧《重案六组》曾根据真实案例,改编了一个故事情节。

赵红和张志华是一对夫妻。

妻子赵红是家庭主妇,全身心依赖丈夫张志华。

原本甜蜜的二人世界,突然被女儿打破了。

在女儿出生后,丈夫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女儿身上,对妻子赵红多有忽视。

这一切让赵红无所适从,甚至逐渐对女儿产生了恨意。

趁丈夫张志华出差时,她在家中引发了火灾,把年仅2岁的女儿活活烧死。

更丧心病狂的是,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有错。

在警方审讯下,赵红很理所当然地承认:

“对,凶手就是我,就是我把女儿烧死的。”

原因很简单。

赵红嫉妒女儿分享了丈夫对她的爱,于是趁丈夫张志华出差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一个母亲为了和2岁的女儿“争宠”,不惜痛下杀手。

我们都知道电影还是含蓄的,现实中的残酷可能不止于此。

其中最为常见的,应该就是糟糕原生家庭带来的精神伤害。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糟糕的母女关系。

“从我13岁、14岁开始,妈妈就爱和我竞争。她常说我的衣服要是换她穿上会更好看,她煮的饭菜更好吃。”

“妈妈得知我过得不好,老公家暴我,竟然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

母亲是一个特别伟大的身份。

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母亲。

正如那句话所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我无法想象,当一个孩子在一个“默许孩子与母亲对抗”的家庭里成长,她们长大后到底又会变成什么样。

是在未来的家庭中重蹈覆辙,亦或是亲子间争风吃醋的代际循环?

如此看来,又如何能否认,“母女争宠”短视频所带来的危害?

实际上,一些不合格的母亲,往往也是深受同类价值观的荼毒。

过去虽然没有短视频,但还存在一个类似的东西——电视剧。

不可否认优秀的影视剧题材不胜枚举,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最稳定、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一定与“争宠”有关。

大家似乎总是对诸如“原配手撕小三”的情节津津乐道;

总是热衷于看三宫六院的妃嫔为皇帝争风吃醋;

总是对理不清剪还乱的婆媳关系耿耿于怀......

大环境如此,人性皆是如此。

娱乐业是以调动人的欲望,并因此而产生快感为内容的一项事业。

从精神学的角度来说,所涉及的内容越是低级,就越是容易调动快感。

这就是一些往往并不那么精致,甚至三观有些扭曲的短视频,却能异常火爆的原因。

“争宠”类视频就是如此。但它充其量也不过是那无数腌臜内容中的冰山一角。

所以很难说到底是观众的选择决定了大环境,还是大环境创造了观众的选择。

唯一能确定的是,放任其野蛮生长,就一定会成为恶性循环。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