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快一个月了,不少三年级的家长向我反映,自家的孩子似乎“变笨”了。
以前写作业轻轻松松就能写完,现在写半天写不完,还有一些题目空着不会做;
以前小测试基本都能全对,现在经常低于80分;
刚刚学过的知识,不久就会忘掉,老师教过的题,再做一次也不会了;
我想说这就是典型的“三年级现象”。
孩子在一二年级的学习较为轻松,进入三年级后,随着学科的增加,学习的难度也相应增大。
三年级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习惯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增加的学科以及深化的学习内容,三年级往往是孩子学习的一个“分水岭”。
在孩子学生生涯中关键的一年,请各位家长一定要陪孩子一起打败“三年级现象”。
三年级现象
对这四类孩子影响最大
提到三年级现象,很多家长都比较担忧。
可以说,三年级是孩子学生生涯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父母不重视后果很严重。
那么,哪些孩子会受“三年级现象”影响比较大呢?
①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
一二年级学习内容简单,家长的参与度较高,可以弥补孩子学习习惯的不足。
但到了三年级需要孩子们自身具备更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轻松应对学习内容的深化。
那些上课不专注,不回答问题,作业马虎,不爱读书,不爱预习和复习的孩子成绩滑坡会很明显。
②基础不扎实的孩子
读一二年级时,很多孩子凭借背诵和记忆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三年级后,学习内容增多,理解能力和学习深度的要求更高。
如果在一二年级没有打好基础,三年级的学习将会更加困难。
③学习主动性差的孩子
三年级的学习对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很高。
一方面所学知识难度的加深需要孩子主动去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孩子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规划能力也要加强。
三年级是形成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主动性差的孩子很容易会掉队。
④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孩子
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关系到孩子三年级的学习状态。
一二年级家长和老师的辅导作用更大,但三年级开始需要孩子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弱,将面临着理解不了新的知识,完不成学习任务,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从而导致成绩不断下滑。
三年级狠抓这四点
孩子成绩想不提高都难
家长不重视孩子的“三年级”现象,很可能会毁掉整个小学阶段。
既然三年级这么重要,那么家长应该抓什么,怎么抓呢?
①狠抓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年级的孩子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每天按时完成作业、预习、复习。
鼓励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练字、大声朗读的好习惯也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兴趣。
②狠抓语文基础
三年级是巩固语文基础的关键期,要提高孩子的阅读,书写能力,同时也要强化语言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各种读物,如故事书、科普书等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另外要注重口语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参与到一些情景对话或者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来,在模仿和表演中练习口语。
③狠抓数学思维
三年级的数学相比一二年级有些新的概念和学习内容会有点难度。
因此,对三年级数学的教育要注重观念的灌输及逻辑思维方式的培养。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每天抽出时间,多做一些练习题,注重解题思路和过程。
④狠抓时间管理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管理时间的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协助孩子制定每日的时间表,安排好学习、休息和玩耍的时间。
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养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习惯。
教导孩子按照优先级来安排活动,先做重要的事,再完成次要的事,能有效管理时间。
家校配合
帮孩子跨过三年级这道坎
让孩子顺利跨过“三年级现象”这道坎,不能光靠老师或者光靠家长。
而是应该做到家校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一起成就孩子!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教育界的“5+2=0”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在学校接受了5天颇有成效的教育,结果周末2天家庭教育跟不上,那么孩子就会始终在原地打转,甚至越学越差。
所以,家庭教育十分关键,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再好的老师也无能为力。
要帮助孩子跨过三年级这道坎,家长从现在开始也应做出改变:
首先,适当降低期望值,多鼓励孩子,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多倾听、多关爱、少批评。
再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可以给孩子布置学习任务,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放下手机多花时间陪孩子读书,让孩子爱上阅读!
三年级是孩子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们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
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现断层,那么这些挑战将会变得难以应对。
所以,家长需要与学校保持紧密的联系,定时与老师交谈,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
同时,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反馈给老师,让老师也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
通过互相沟通、交流,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协助孩子解决学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家长和老师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会越成功。
请各位家长和老师并肩合作,共同引导孩子顺利跨越“三年级”的分水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