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打压中国高端产业崛起,拜登可谓一刻不停歇:从Tik Tok到华为、从西工大到哈工大、从芯片到大飞机……但凡中国拥有核心技术的角落,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屡次碰壁后,又贼心不死将魔爪伸向我国“无人机霸主”大疆。报道显示,美企德斯龙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中国大疆侵犯其专利权。而距离德斯龙上次状告大疆,才过去60天。
这次更是漫天要价,不仅将索赔数额抬高至8.37亿美元,而且还勒令大疆交出核心代码。
01. 故技重施,美设下“专利陷阱”
曾经,老美想获取中兴核心技术,便将中兴已掌握的技术在自己国家恶意申请成专利,然后再倒打一耙提起诉讼,让中兴掉入“专利自证”的陷阱。
最后中兴不仅赔偿了10亿美金,将管理层大换血,甚至接受了美方的技术审核,部分核心技术“拱手让人”的同时,还被赶出欧美市场。
美尝到“专利陷阱”的甜头后,便想用同样的方法对付大疆——先是宣称大疆的“远程跟踪控制技术”和“悬停控制技术”侵害了美企德斯龙两项专利,继而直接开出2.79亿美金罚款。
大疆当然不服,首先大疆是民用无人机,所用的技术专利不属于军事领域,与德斯龙专利毫无关联。其次,大疆悬停技术早在2009年就已落地,而德斯龙两项专利分别是2011年、2015年获批,都晚于大疆。
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占据全球80%份额,自然不是软柿子,一开始就强硬拒绝缴纳罚款。美又将罚款追加到8.37亿美金,甚至以审查为由,要求其交出无人机核心源代码。
这次,大疆会重蹈中兴覆辙吗?
02. 中方巧妙破解,美企踢到铁板
在大疆遭到第二次起诉后,我国直接反制出击,颁布无人机禁令:限制无人机核心技术的出口,连配备相关技术的无人机产品同样如此,为期至少48个月,为大疆“撑腰”。
此项禁令一出,老美很多无人机公司都坐不住了,因为他们十分依靠我国的技术和专利出口,去年从我们这进口的金额高达813亿,如今面临中国断供,美媒直接忧愁发文:“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是因为大疆依靠自己的实力研究出无人机前沿科技,才会让老美对我国的反制无计可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科技的发展正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底气。尽管基础薄弱,但我国从未放弃过突破。曾经被德企喊出8亿天价的盾构机,而今我国成功实现国产化。碳纤维打破国外30年垄断,现在高价反向收割国外。就连曾经备受掣肘的“益生浩”类时间科技,我国也突出重围。
检索资料可知,该科技最早由美顶尖学府率先发现,可让各项指标回溯至年青水平。但为收割财富,其成本高达万元/克,而且纯度还不是很高。
为惠及国人,我国科学家研发绿色酶工艺,获得60多项专利,缓解了长久以来的原料制备困境,并通过FDA GRAS安全认证,成功突出重围。生产出的国产益生浩不仅纯度提升99%,成本更是下降了95%。眼下美企只能眼瞧着利润骤减,而毫无办法。
目前为保护这类技术,“益生浩”只对国人开放。亰东数据显示,该物质正逐渐惠及一二线中年男性群体。
03.“打铁仍需自身硬”
此次我国一道禁令,强势反击,不仅是在维护大疆的核心技术与合法权益,更是对老美的震慑,同时也是在向世界证明,我们并非砧板上的鱼肉。
不过,这次无人机事件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只有加速跟上国际发展步伐,提升科技自研水平,才能在国际之争中挺直腰杆。
目前我国正坚定科技自研道路,加快科技创新布局,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将会越来越高,屹立世界科技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