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今日,中国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已尘埃落定,但这背后又与普通大众有何关联呢?在今年5月21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了规格极高的第19次会议,尽管国家大事千头万绪,但能跻身此次会议讨论的仅有五六项议题。

而这次会议的焦点,就是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新华社通稿以直白的文字披露了目前义务教育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的无序发展,导致校内减负、校外增幅的现象愈发突出。这一措辞,已算是相当不客气,也让我们看到了校外培训机构在家长和学生心中留下的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

补习班不再是我们儿时的奢侈品,而是成为了现代孩子生活的必需品。这些机构披着光鲜亮丽的包装,无孔不入的广告宣传,仿佛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然而带来的却是孩子和家长身心俱疲的负担。

这次整顿的表象看起来是只差,办学资格、教师资格,然后教学内容不能比学校更多更快,培训时间不能超过晚上八点半,收费不能超过三个月,资金要银行代为监管,还有校区的安全以及虚假广告。表面上查的都是资质、收费这些东西,基本上小一点的机构很难存活,但是不是说大的补课机构就能够继续发展呢?

我认为不论大小,接下来参加培训课程的人会越来越少。我们先看看资本市场的反应,人可能会说谎,钱却从来不会。今年一季度,高瓴资本清仓好未来老股基金,清仓跟谁学教培相关的企业股价全部腰斩。

资本明显已经对校外培训市场失去了兴趣,不论是政府的思路,还是资本的预判,这种种迹象都已经在表明,针对校外培训大改革即将到来。可是,教育培训为什么被突然锁定整顿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让孩子更累了吗?事情远远不止是一次整顿这么简单。

教育首先是学习知识,行政对世界的基本认识,这个要求其实很低,学校的教育、义务教育就足够满足,不需要额外的补习。而基础教育的另外一个作用不太能够拿到台面上说,那就是筛选,这个作用非常微妙,因为全社会的高级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对顶尖人才的需求也是有限,名校一共就录那么几个人,国家也不需要,人人都具备战略思维,那么到底应该选择谁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呢?谁有资格去成为所谓的知识精英呢?

很多人会抱怨说初高中的有些知识考试完之后一辈子再也用不上了。说的确实没有错,考试里面最后那几道大题,可以说就是故意为难普通人的,这种极端的基础知识根本不具备生活上的实用意义,就是为了区分和筛选,把天赋好、学习能力强的孩子选出来。什么叫做天赋好,学习能力强呢?大家每天上学八个小时,你课外培训再加八个小时,然后你比别人学的好,你那叫做天赋好吗?那不过是你爸妈更在乎你,更舍得投入。

国家要选的是读书的好苗子,是有潜力的人。现在很多孩子靠着大量的课外培训,提前透支身体,乔装打扮,加上父母的各种包装,看起来成绩很好。但是如果国家只想选家境好、资源好的人,那干嘛还有高考呢,这种培训就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

所以本次中央生改委的会议上面特别强调了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公平竞争。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子,其实很容易分辨,从家长角度看,自己的孩子就算不擅长学习,也舍不得放弃,我们都能理解,只要能让他上个好学校,对国家的那些利弊可能自己也顾不上,政府也理解也明白。

所以就从校外的培训入手,大力整顿,不要求家长做什么,而是要求培训机构不能比学校教的更快,更多,人为的限制培训的投机性质。你理解了政府的这个立场,你就能够猜到像文化课以外的,比如体育、艺术这些培训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甚至还会鼓励大家多参与这种不以考试为目的的各种兴趣学习。

这种改革,对国家整体来说是好事,是资源的更好的调配,对孩子来说也是好事,因为如果大家真的都不补课了,选的机制就依然是公平的,优秀的孩子还是能够跑出来,而且所有人都轻松了。原因还不止于此,还有一个更加危险的信号,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在会议通稿的第二段能隐约看到这个信号,到底是为什么让国家下定了这么大的决心向校外培训动手呢?

教学质量诚然重要,然而其中隐含的借机敛财之嫌,犹如隐藏在众多问题中的一根敏感神经。何谓“借机敛财”?难道开办校外培训班的目的,就是为了普济大众,而非为获利乎?然而,原文接着揭示了更深一层的含义:不可随意将教育事业视作资本的舞台,我们决不能容忍原本充满良知的行业沦为唯利是图的竞技场。新华社的公告简洁而深刻,这一句如刀切般凸显了整段文字的主旨。

直到此时,我才猛然醒悟,理解了这次大规模行动的真正原因。何为资本运作?直白地说,就是先烧钱,然后迅速赚钱。资本运作的第一步,从来不是提升产品的质量,而是烧钱抢占市场。毕竟,打磨教学质量需要非常长的周期,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耗费好几年时间才能成长起来。资本却没有这个耐心。在2020年,中国培训机构用来打广告的费用普遍占收入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家长们交的学费有一半都用在了广告上。

有些机构,例如跟谁学,他们的财务状况是公开的,你只要稍加查找就能看到。他们去年投入的研发费用是7.3亿,占总支出的10%,而销售费用更是高达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0%以上。家长每交1000块钱的学费,只有100块钱被用于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而剩余的800块钱则被培训班用来打广告这。

还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放任这些培训机构不管,等他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圈钱任务,为了稳固市场,必然会考虑提升教学质量,开始自己培养教师。但是,这样做的时间成本高昂,远不如直接挖角来的快。于是,在资本的驱使下,他们开始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挖角。他们会以两倍、三倍,甚至五倍的工资去诱惑学校的优秀教师和校长。

在资本化的驱动下,优秀的教师和校长面临着巨大的诱惑。当优秀的教师都被培训机构挖走,只有二流的教师才会选择去学校教书的时候,这个循环就开始了。那些原本不想补习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不到足够的知识,只能选择去校外培训机构。这反过来又壮大了培训机构,让学校越来越难留住教师。

最后,培训机构逐渐成为了教育的主体,而学校的处境则变得越来越尴尬。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必然的选择。就像我们看到的打车、外卖、电商等行业一样,都是由资本驱动的。然而,教育是一个关系重大的领域,它关乎国计民生,甚至可以塑造社会形态和民族未来。因此,教育必须由国家来掌控。

本次会议明确禁止随意资本化运作,这基本宣告了教培行业以营利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走向尽头。对于普通人而言,中国基础教育在全球堪称标杆,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然而,家长们送孩子去课外培训班,大多数并非真心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这种心态已然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我相信,随着培训行业的规范化、整顿的实施,中国的下一代青少年将会有一个更美好的童年,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