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EF涵盖了“贸易”、“供应链”、“清洁经济”和“公平经济”等四个领域的谈判。然而,在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后,各国仅在供应链问题上取得了突破。这似乎表明,即使IPEF成员国在其他领域的共识仍难以达成,但他们不会被束缚在无果的谈判中,而是选择在供应链领域展示IPEF的实际成效。
考虑到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强化供应链谈判成为了IPEF的当务之急。有趣的是,尽管这14个国家中的每一个都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他们却迫切希望通过多样化供应链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远离中国,他们是否能够以最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的口罩等产品?这个问题对于确保供应链的安全至关重要,因为按照目前美国和日本的做法,他们将仅专注于特定领域,但这些领域的供应链可能并不安全,这可能会适得其反。
然而,IPEF的启动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对成员国的经济和贸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加,使这些国家陷入了经济困境,这种情况实际上讽刺了整个IPEF进程。
IPEF的进展缓慢主要源于美国不愿向其他成员国开放国内市场,导致其他成员国无法从与美国的合作中获益。这使得IPEF失去了在经济上前进的动力。即使在强化供应链谈判方面,看似只是走过场,很难对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产生真正的影响。
IPEF在日本启动的那一刻,就有一些声音对其前景表示极为悲观,因为这个经济安排似乎无法为成员国带来经济利益,反而需要各国投入更多的资源。从IPEF的发展来看,这些质疑似乎并不无道理。
此外,作为遏制中国经济崛起的工具,IPEF也受到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影响。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对立激化,拜登政府推翻了特朗普政府的大部分外交政策。考虑到民主党政府的任期有限,如果共和党重新上台并采取不同政策,那么成员国的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这也是其他成员国对这一经济安排不够热衷的原因之一。
尽管IPEF不能为各国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但它要求各国在某些项目上放弃部分国家主权。这看似矛盾,因为美国需要这些成员国的合作来抑制其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但却期望这些成员国付出更多的代价。这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这种经济安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下去?
对于美国和日本来说,IPEF的全面协议以及排除中国的计划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其他成员国来说,中国是他们的救命稻草,维护经济增长才是最紧迫的任务。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对他们来说是一项沉重的决定。
因此,美国和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巨大分歧预示着IPEF前景的不确定性。随着美国共和党可能重新执政,IPEF的未来也可能会面临挑战。无论如何,这个经济安排仍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