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
通讯员 杨协兵
制图 刘阳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为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国内预制菜赛道持续升温,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4196亿元,全国相关企业从2018年的8000家增至近7万家。预计未来3年至5年,预制菜产业每年增速将达20%至4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级。
抢抓市场风口,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在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上,预制菜成为热门展品,荆州华贵食品的洪湖藕带、洪湖藕汤,小胡鸭的鸭脖、鸭翅等系列产品,引起参展商广泛关注,并收获了一批意向性订单。2022年10月底,首届华中预制菜之都招商大会在荆州举行,集中签约项目投资额达556.46亿元。2023年7月,荆州市预制菜产业联合会正式成立,130多家预制菜加工企业、合作社、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入联合会,标志着荆州预制菜产业从“各自为战”迈向“抱团发展、集群作战”的新阶段。荆州市抢抓新风口,积极切入预制菜新赛道,力争“十四五”末形成五百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
发挥资源优势,让荆州味道走向世界。作为楚菜发源地,荆州东连吴越、西接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使得楚菜博采众肴之长。如今,荆州已拥有荆州鱼糕、洪湖莲藕、沙市早堂面、荆沙财鱼、松滋鸡、公安牛肉、笔架鱼肚、监利小龙虾、洪湖清水蟹等知名菜式和优质食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荆州味道。荆州不仅有优质的食材资源,更具区域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之地利。以荆州为中心,500公里半径辐射66个地级市、3亿人口,1000公里半径辐射208个地级市、约10亿人口。依靠优质的菜品、优越的地理位置,荆州市发展预制菜产业具有独特的先天资源优势。随着预制菜产业的不断发展,荆州味道会随着预制菜发展而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狠抓产品质量,牢牢守住食品安全线。随着9月份学校开学,近日有媒体和网民反映,不少学校开始允许预制菜进入学校食堂,由此引发高度关注。预制菜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近年来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质疑的声音也不少。比如,担心预制菜高油高盐、营养单一、添加剂剂量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这是预制菜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预制菜的健康发展,必须牢牢抓住产品质量,确保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必须守牢食品安全的底线。充分发挥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全程监管和追溯体系,提升预制菜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预制菜相关企业也需建立完善的供应商选择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可靠的追溯体系。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推动预制菜产业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
鱼米之乡、中国粮仓。荆州应该乘势而上,牢牢抓住市场风口,发挥资源优势,奋力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让荆州味道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壮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切切实实地让荆州预制菜使消费者满意,更让消费者放心。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