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初,美国半导体领域出台了一系列规则和限制,日本半导体也在其后紧随其后。虽然双方都没有明确承认所谓的三方芯片协议的存在,但这些限制却明显地将日本半导体的地位划定在了美国半导体的一边。这种情况引起了不少日本企业的不满,认为这种做法将损害他们的利益,反而有助于美国在市场上的扩张。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美国的态度似乎在发生变化。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拜登政府计划延长对企业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业务豁免期。这一决定源于去年十月,美国出台了新规限制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制造商获取一些关键芯片制造设备。这些制造商包括了三星、SK海力士和台积电等公司。韩国曾因美国主推的芯片技术联盟而表现出模棱两可的立场,美国表示愿意给予这些企业一年的豁免期,以缓解紧张局势。
然而,一年后的豁免期是否会得以延续,成为企业们头疼的问题。据报道,三星和SK海力士的高层前不久紧急前往美国,试图再次获得豁免期。但美国的信号却是不打算再延长豁免期,甚至在新的芯片法案中,限制了企业在中国大陆市场扩大产能的能力。然而,最近的消息显示,美国打算改变这一立场,允许中国大陆引进之前受限制的芯片制造设备。
这种变化显然出乎意料,而我个人认为,这很可能与韩国半导体有关。毕竟,韩国半导体曾多次修改申请美国芯片法案的补贴,并且现在他们似乎可以如愿以偿,甚至连台积电也能享受这一“优待”。当这些芯片制造设备可以在中国大陆市场上使用时,这也意味着他们对我们的限制正在逐渐减少,中国市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日本媒体对此感到不满,因为只有他们的企业没有找到绕过美国限制的方法。这些限制包括了一年的豁免期,还有之前的西部数据出货事件。更重要的是,明明尼康和佳能在扩大中国大陆市场份额时,因为日本半导体的限制导致已经获得的6台光刻机订单被取消。
可以看出,日本企业似乎无法摆脱美国半导体的限制,而与此同时,美国却在不断削弱对中国大陆市场的限制。这种情况有些讽刺,正如ASML当初所说的,美国似乎正在采取一种与美国标准相异的策略。
然而,尽管如此,我认为日本半导体不太可能改变目前的限制政策。他们似乎借此机会追求自身的私利,因为这些限制的规定和范围比美国半导体还要严格,而且在一些关键领域,如稀有金属原材料等,日本半导体已经领先一步。
或许,日本半导体深知在重返市场主导地位的道路上,中国大陆市场是一个真正的障碍,而美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可以借此机会为自己铺平道路。有趣的是,美国半导体似乎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总的来说,半导体领域的竞争与合作始终在不断演变,而美国和日本半导体之间的这场较量也反映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动态。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中国将继续在半导体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切的发展似乎已经势不可挡。如何看待这一情况?欢迎大家留下你们的评论和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