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天津“首富村”大邱庄谣言四起,说来了一千多名解放军,携带小钢炮之类的重武器攻村。
村民被蛊惑之后,于是设路障、挖深沟、组队伍、拉起汽油桶、拿出各种各样的武器,摆出一副我不懂法的样子,要阻挡想象中的解放军。
这个谣言的始作俑者,便是大邱庄的庄主禹作敏!
禹作敏以“不懂法”为理由威胁政府,摆出一副“局面失控谁敢承担责任”的架势。
说白了就是,禹作敏为了保护手下,所以拿村民威胁政府,把村外的四百多名警察,说成是一千多名解放军。
以上便是江湖上沸沸扬扬的“禹作敏对抗解放军事件”的大致脉络,直到今天还在坊间流传。
这次要讲的内容,便是禹作敏“公然对抗解放军”的荒诞谎言,天下第一庄庄主落马的经过。
一,本该是英雄,打造“首富村”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1930年说起,禹作敏出生在天津静海大邱庄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名叫禹自有。
禹作敏上面有两个哥哥,后来又多了个弟弟,四兄弟自幼跟随父亲赤脚下田。
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便是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儿。
在家里的孩子当中,因为禹作敏最聪明,所以父亲省吃俭用,把他送进了私塾学堂念书。
让人震惊的是,禹作敏犹如天才一般,学堂里的知识看一遍就会。
村民从迷信的角度解释,说禹作敏他家的祖坟有灵芝草,所以这孩子以后肯定前途无量。
大家越是夸赞禹作敏,禹家父亲就越是省吃俭用,非要把三个儿子培养成才不可。
1939年,天灾人祸战乱不断,一场洪水席卷静海,造成了大量群众失踪,禹自有随着洪水一去不返。
解放前,禹作敏是四处做苦力的小苦工,解放后获得了读书的机会,人生也因为知识改变了命运。
买车买骡跑运输、拨动算盘答疑解账、加入合作社、亲自担会计……
在今天看来,这些似乎很简单,可如果放在当时,单单是拉账本的能力,就已经让禹作敏在村里出类拔萃。
禹作敏担任公职之后,在困难时期买瞎眼残疾的母驴,以生产的名义繁殖骡子,又想方设法调动村民积极性,让大家吃上了饱饭。
1974年,禹作敏开始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开始他打造“首富村”的曲折历程。
让禹作敏一战成名的,是带领村民向盐碱地开战,因为大获成功,所以获得了领导的赞赏。
村里两百多个光棍,跟着禹作敏打拼,很快都娶上了媳妇。
禹作敏开始领导大邱庄,他把目光望向了外面的世界,打出的口号就是:挣钱去挣外面的钱。
1977年,禹作敏做出决定,拿出村里的钱,聘请国企炼钢厂的退休职工,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工厂,也就是大邱庄冷轧带钢厂。
或许会有年轻的读者疑惑,大邱庄明明是个镇,为何被称之为村?那是因为撤村建镇,是16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随着第一家企业开办,各种困难和压力,落在了他禹作敏的肩膀上,最大的困难便是资金。
贷款、借钱、村民自筹……禹作敏合计获得了十五万元的人民币,作为工厂的原始资金。
拿着这笔钱,买来了村里的首台二手轧钢机,立刻动手仿制,另外又生产了两台。
有设备有厂房,三台机器干一年,大邱庄不仅偿还了所有欠款,而且还赚了三十多万,禹作敏这个“禹小鬼土包子”坐上了工业化的发展快车。
到1981年的时候,大邱庄获取了一百零八万的巨额利润,这笔钱即使放在咱们今天,也是一笔巨款。
禹作敏的策略是,企业不怕小不怕土,没有小何来的大?没有土哪来的洋?
他主张兴建诸多小企业,不要担心工厂土地,咱们数量多了之后,自然会形成大产业。
不得不说,禹作敏为他所打造的“首富村”制定了一条康庄大道,到1990年的时候,大邱庄形势一片大好。
有十五个千万级别的大工厂,有两个两千万级别的高端工厂,有一个资产过亿的特大工厂。
禹作敏靠着这十八个工厂,连同大邱庄遍地开花的小工厂,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参与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并且大获成功。
在村庄发展的同时,禹作敏重视村民教育,深知知识改变命运。
尤其是线头接反,导致磨盘倒转半年,让禹作敏深深体会到,没文化真可怕。
禹作敏多次对外说,金钱有价人无价,所以他顶住压力,五年的时间里拿出一千八百万搞教育,村里所有的孩子都要上学读书。
大邱庄不仅成了工业领域的佼佼者,农业方面同样发达,医疗设施更是远远领先国内绝大部分的村庄。
禹作敏如果没有走错路的话,他那宏大的高新科技计划,大概率会变成现实,带领大邱庄走向科技转型。
二,英雄成罪人,好牌输到底
然而1992年11月,禹作敏膨胀之后,一步错步步错,英雄成罪人。
在大邱庄的多个集团当中,有一个农业领域的集团,名叫华大集团,自从创办以来,为村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该集团的总经理名叫李凤政,他活着的时候尚能担任压舱石,可随着他因病长眠,公司内忧外患同时爆发。
禹作敏出面,亲自为李主持了场面宏大的白事,又亲自要求村子里的各部门,清查华大集团。
没过多久,四个集团分管了华大的资产,又进行了从头至尾的清查。
因此,矛盾全面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