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外界对富士康的了解仅限于代工厂,知道富士康是做iPhone代工业务的,但很多不了解的是,富士康的野心并不只是电子代工。

这些年富士康不断涉猎半导体,汽车制造等行业,扩大业务多元化的同时也在分散产业链布局,将大陆的生产线迁到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价值3000亿元。外媒:郭台铭“原形毕露”,开始算账了。

富士康的转型

郭台铭作为台湾顶级富商,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郭台铭就进入大陆做生意。赶上了开放的东风,富士康扶摇直上,在深圳,郑州等城市建立一座又一座代工厂。

如今富士康在大陆市场已有百万名员工,拥有超过20个生产基地,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等。苹果、三星、惠普等巨头都是富士康的客户,海量的代工订单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

不可否认富士康为大陆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富士康想要的不只是这些。富士康不断涉猎半导体,汽车制造等行业,富士康参与不同的行业布局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业务风险。

因为不同的行业发展不同,可以平衡富士康的业务风险,稳定公司的发展。而且半导体和汽车制造等行业都是前沿科技领域,符合富士康向高精尖制造业转型的定位。

富士康的转型不局限于产业,还有国家地区,在中国大陆市场以外富士康正分散产业链布局。这些年富士康将大陆的生产线迁到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价值3000亿元。为何选择印度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是苹果的意思,苹果看重印度市场,富士康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为了保住客户订单肯定也会跟随苹果的脚步赴印投资建厂。另一方面印度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正好对富士康的胃口,能大大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赚更多的钱。

富士康加码印度投资

富士康突然行动,还在持续加码印度投资,其计划在明年12月份量产苹果AirPods 耳机,投资4亿美元在印度海得拉巴扩建工厂。这是继iPhone手机之后,富士康在印度为苹果代工的又一消费电子产品。

估计将来富士康还会在印度为苹果生产更多的设备,扩大在印度的投资规模,生产力度。

有外媒表示:郭台铭“原形毕露”,开始算账了。毫不掩饰想要降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当初郭台铭说过,如果富士康在大陆受到威胁,随时可以撤出大陆市场。现在富士康跟随苹果到印度投资,无疑多了一个选择。

富士康这是想要将中国大陆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大陆,再造一个“大陆市场”。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富士康的选择能够帮助公司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再加上印度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对于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如iPhone手机,这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在印度生产,富士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利润率。

除此之外,印度主动吸引富士康这类外企投资,帮助印度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发展制造业经济,所以在政策上会给富士康行方便,减少税收,提供土地支持等等。郭台铭选择了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可真的能成功吗?

富士康赴印投资建厂真能成功吗?

虽然印度是一个庞大的人口国家,的确能给富士康带来不小的商业机会,但想要在印度投资建厂取得成功,怕是没那么容易。

因为印度缺乏技能人才,人口庞大不代表拥有高端专业的技能人才,尤其是在半导体和电子制造等领域,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支持,而印度现有的技能人才难以满足富士康的需求,这也是该公司在印度推进生产线的一大挑战。

还有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交通、电力和通讯等领域,这将对富士康在印度的生产和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富士康在印度建设工厂难免离不开交通运输,为上下游供应商提供货物保障,落后的交通设施大大增加了供应难度。

而且印度的产业链也不完整,很多零部件和原材料需要从国外进口,这将增加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其中有不少零部件还是需要从中国进口的,要是国内产能下滑,很容易影响富士康在印度的生产经营。

当然,以上这些问题还能靠时间解决,唯独印度的营商环境很难改变。

了解印度市场的人都知道,当地商业环境相对混乱,给外资企业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印度经常对外企开出罚单,哪怕外企合规经营,只要被印度盯上,总能找到理由进行处罚。

目前富士康还能受到很好的礼遇,是因为对印度有很大的价值,将来富士康崛起,印度产业链成熟不需要富士康的时候,就得做好被印度盯上的准备了。

中国大陆市场只有一个,富士康想成功,还得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