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博弈背景
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人民币汇率跌破了7.3的关口,这一汇率下跌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是美元的持续走强。美元指数的强势使得其他货币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民币不例外。人民币汇率的下跌给中国的出口经济和国际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汇率下跌的内部因素也不可忽视。中国的出口连续几个月呈现负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的下滑,特别是受到全球供应链问题和疫情冲击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中国的出口环比实现了增长,显示出了一些好转的迹象。
另一个内部因素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而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影响。因为大量居民财富与房产相关,房地产行业的低迷直接关系到人民币的表现。
与此同时,美国采取了相反的金融政策。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实施持续加息政策。这意味着美国不断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胀和应对其他宏观经济风险。然而,美国的加息政策也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目标。
美国的意图显而易见:通过加息来带崩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依赖美元融资的国家。这一策略的背后是试图促使美元的持续回流,从而转嫁自身债务和通胀危机。这被视为一种赤裸裸的策略,旨在收割全球财富。
美国的金融收割意图并非新鲜事。自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来,美国一直通过控制全球金融体系来实施其战略目标。每当美国加息时,这一战略都会进一步发挥作用。去年,美国开始加息,率先收割了其盟友,如欧盟,然后转向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现在,中国成为焦点,而美国似乎试图在这个过程中带崩其他中型经济体。
然而,美国的加息政策也存在问题。高利率政策难以维持太久。目前,美国的利率已经达到5.5%,但这一政策难以长期维持。美国必须面对将来降息的现实,一旦降息,将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利好效应,也将导致美元走软,其他货币得以缓解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