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一直被认为是红色经典的《林海雪原》有至少三个细节纰漏,非常遗憾的是,这三处纰漏分别出现在生活习惯、生活常识、东北文化上。一部作品是不是经典,耐不耐看,往往要在这三个地方下功夫。为什么说《林海雪原》有这三个问题呢?

男女匪首报号都错了,是作者对东北文化的无知和漠视

“野狼嚎”,看过《林海雪原》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座山雕手下的四大匪首之一。从历史上看,座山雕手下并没有这样一个人。这不关键,因为文艺作品可以虚构,作家杜撰出这样一个人物也是正常的。但是,虚构却是最是考验作家水准和能力的标杆。

野狼嚎这个人物,从“报号”上就错了。报号,是指东北土匪自己在江湖上报的绰号,用土匪的黑话说,报号也叫“报万儿”,是千万不能马虎大意的事情。土匪江湖“报万儿”的目的有两个,一来是要扬威名,二来是保护家人周全,免得被同行或者官府骚扰。

为什么说野狼嚎这个“万儿”报错了呢?因为无论在东北话里,还是土匪黑话里,都没有“狼”的说法。东北话里狼被统称为“张三”,土匪黑话里狼被称为“囊袋子”。狼,只是书面语,解放前东北人在公文、典籍里才用。

东北人不直接说狼,与当地的风俗、文化密切相关,直接说狼不吉利,当时的东北人相信直接说狼会祸及家人。即使是汉人去鄂伦春、达斡尔等靠狩猎为生的部落中收皮子,也会用“咔嚓叶子”、“窝囊皮子”来代指狼,决不能提狼这个字。因为鄂伦春、达斡尔都是蒙古族的后裔,而狼是蒙古族的图腾。

另外,东北的狼有家养的吗?如果没有,为啥土匪在报万儿中强调“野”字?难道就是为了自我贬低吗?殊不知,这样报万儿不仅不符合黑道逻辑,还会平白无故得罪外人,可能会累及家人。野狼嚎的“报万儿”简直错出了大天。

除野狼嚎这个纯虚构的人物外,还有一个女匪首报号是蝴蝶迷,蝴蝶迷的报号也是错误的。小说一再强调故事发生在黑龙江省,蝴蝶迷的老家就在牡丹江地区。可是,您随便找个现在的牡丹江人、海林人问问,他们的生活中会使用“蝴蝶”这个词吗?

当地人对蝴蝶的说法应该有四种——花蝶子、蝴帖子,花帖子,蝴铁,这些才是当地人的说法。蝴蝶还是标准的书面语,根本不是当地话。

实际上在牡丹江、海林一带还真有一个女土匪,她的报号是“花蝶迷”,此人不仅跟随着抗日英雄赵尚志铁马下横道,袭击过日寇盘踞的横道河子火车站,还在海林县的大森林里两次袭击过731部队下属的673中队。不客气地说,她是袭击过731部队的唯一一位中国人!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关于森林小火车的描述,曲波老人遗人笑柄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是地地道道东北林区的顺口溜,能在小说里提及,说明曲波老人还是有一定生活积累的。但是,老人对森林小火车的描述,尤其是小火车从牡丹江给夹皮沟运回了粮食,却是贻笑大方,成为笑柄。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简单到滑稽——森林小火车是专用的窄轨小火车,与正常铁路的轮距不一样!李勇齐等夹皮沟的老乡们,无论有多大的能耐也无法在牡丹江到夹皮沟之间的铁轨上开着森林小火车撒欢,就更不要说还有一个小分队的战士因为土匪袭击而牺牲……

开着小火车从牡丹江运回了粮食,是一个彻头彻尾糊弄关内读者的笑话!

上图就是森林小火车,看看它的轨道是不是比正常的轨道窄很多?

文革时《林海雪原》被列为禁书遭批判,一位夹皮沟林场的工人就说:糊弄人不能这么糊弄,等着你开着窄轨火车走宽轨铁路拉粮食,老少爷们还不得饿死两个来回呀?啥作家呀,就是坐家里胡编……

后来,《林海雪原》平反,还是红色经典,这些话就没人再提了。俗话说溺爱等于杀害,不论是什么颜色的,只要敢称经典,都该允许别人指出败笔所在。

另外一个笑话是“打虎上山”

看过《林海雪原》的朋友,打虎上山的故事一定都熟悉。但是,这个经典故事真实吗?答案是:太假了,编得太假了!

为什么说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很假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成年东北虎的体型大于华南虎近一倍,可以被枪打死,但是如果用驳壳枪、冲锋枪一类的武器去打它,由于火力不够,肯定不会一击毙命,英雄杨子荣一定会被老虎在临死之前咬上致命的一口。

正常的东北猎人猎老虎,都是用“别拉弹可”,这是一种威力极大的五连发猎枪。如下图。猎人解放后还可以使用枪支时,鄂伦春、达斡尔等狩猎民族猎虎,用的是国产半自动步枪,而且要配上专门的枪架,否则根本不可能近距离打死东北虎,只要打了就必然被其咬伤或咬死!

别拉弹可

2、武松打虎的故事也许有原型,有真实性。但是,武松打的只能是华南虎,不可能想象是东北虎。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按照书中交代、武松打虎的故事应该发生在夏秋季节,这个季节武松非常可能遇到孤虎,并将其打死。

打虎上山的故事发生在冬春季,这个时候恰好是老虎的发情期,几乎不会看到孤单的老虎,要么是一对“情侣”,要么是一小对“母子”。即使是现在,偶尔从俄罗斯过来的东北虎,只要不是在夏秋季,一定一来就是一双。这就是自然法则,任何人也不能改变。由于东北虎结胎率极低,所以一到发情期势必最少都是两两结伴,有的时候甚至是三四只在一起。所以在冬春季是不可能遇到孤单老虎的,这是生活常识,也是科学常识。

为什么东北虎的栖息地以前从来没有孤身猎孤虎的故事,主要是当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不会稀里糊涂地模仿“武松打虎”。

3、有没有可能小说里打死的东北虎还没有成年?一来按照小说的描述这是不可能的,即使退一步说就是一只未成年的幼虎,千万不要忘记,3岁以前的东北虎都算未成年,它们的母亲一定在附近。如果她的孩子被打死,接下来对这位虎妈的形容词只能有一个:状若疯虎。

正常的东北虎用短枪都无法对付,一只疯掉的母老虎该怎么对付呢?

翻找杨子荣烈士的真实历史,的确没有记载他深入匪穴,打虎上山的故事。剿灭座山雕的故事,以及小说里提及的故事发生地,就在海林境内的威虎山。威虎山的确有悠远的虎文化,甚至现在驰名中外的“东北虎林园”中的多数老虎,早期就是在海林威虎山下饲养的。但是,如果对东北虎林园的员工们讲述用短枪打死一只成年东北虎的故事,他们一定会给你找一碟花生米。俗话说得好:但凡有碟花生米也不至于醉成这样……

杨子荣烈士遗像

这些看起来是瑕疵的败笔,其实也不能算小——

用野狼嚎的报号挖苦对手,这个对手就是虚假的,人民英雄的形象也就树立不起来。

用打虎上山的故事突出主人公的英雄气概,因为虚假,英雄气概就变成了吹牛扯臊。

编造出窄轨森林小火车从牡丹江运粮食的笑话,要是上纲上线地说,就是讽刺挖苦流血牺牲换来的剿匪胜利。要是浮皮潦草地说,就是拿读者的智商开玩笑。

最后还是那句话:文艺作品允许虚构,然而虚构要有底线,底线就是可信。毕竟革命浪漫主义文艺作品不能等同于《西游记》、《聊斋》,突破了可信的底线,等同于失去了教育功能,失去了红色作品的生命力。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