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 宝珠 ‍‍

“洗尽铅华”应该是最能表达当下漫画市场的成语了。

曾经,漫画市场的光彩夺目吸引了资本的热切关注,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问题。

当年在资本的加持下,漫画市场如日中天。一些平台提出的“漫影联动”“衍生品商业”“出海变现”等概念确实给行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但那时候漫画平台的泛滥、作品数量的激增,加之一些平台过于急功近利,导致这些IP化概念难以有效孵化。

同时资本的介入也给平台带来了商业上的压力,平台为了见效快不得不下猛药。

比如,在某一时期大量布局某一题材或大量签约漫画作者。这使得原本一直是青春、激情、梦幻和理想象征的漫画以及大量漫画创作者,不断陷入理想与现实的摩擦中。

漫长的创作周期、不确定的未来、市场的低迷、负面信息所引发的精神焦虑,以及头部企业的市场垄断,都加剧了这些梦想追求者在工作和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压力。

此种语境下,骨朵和几位已经投身于漫画行业十年以上、与杂志社和漫画平台合作过的资深漫画作者聊了聊,他们眼中的漫画产业和现阶段的漫画市场。

01

纸媒与平台,情怀与商业

今年5月17日《知音漫客》发布休刊消息,编辑离职、纸媒业的衰落,以及互联网的崛起,都消耗着这本杂志的生命力和质量。

《知音漫客》的消沉,也是漫画内容从理想主义走向商业主义的预示。

“我身边很多同行早就开始签约漫画平台了。”《知音漫客》签约作者R大大(化名)目前仍然没有签约任何平台,虽然他已经是某知名小说改编同名漫画的主笔。

“平台编辑和杂志社编辑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不懂漫画。”作为一个投身漫画产业二十年的老炮,他在和平台对接时遇到过一个在故事、画面上都没有提出任何建设性意见的编辑。

“因为我是画热血、少年漫的,平台编辑甚至在找对标作品的时候会给我发一些少女漫。”对R大大来说,这是非常低级的错误。

在杂志工作的时候,虽然编辑也会给他推荐一些优质的作品进行参考,但在体感上,他认为,平台编辑和杂志社编辑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对此,资深漫画从业者彩虹兔(化名)也深有体会,她最大的感受是平台编辑对内容的管控过于精细,而杂志编辑在内容创作方面则会给予创作者更多空间。

“在和某一家平台编辑对接时,她会提出角色的呈现方面的要求,比如这个角色是否是她认为的有个性或帅气、美丽。”彩虹兔认为画面呈现不仅要贴合剧情还要紧扣角色人设,而不是符合某一个或某一些读者的审美。

R大大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漫画平台的大量布局,造成的行业沉淀不足,使得漫画平台无法像杂志平台一样筛选作品。“2019年的时快看漫画平台的作品数量达到了2万多部,签约作者更是达到了5000人之多。”

一时间,漫画产业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日之星。但由于品质把控的缺失与后续运营的乏力,导致漫画平台的新问题和新困境很快浮出水面。

“2015年前后网络平台出现了大量的具有创新性和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整容游戏》。”从业十余年的漫画作者栗子liz认为,漫画平台不仅放大了漫画的受众,也丰富了漫画品类。‍‍‍‍‍‍‍‍‍‍‍‍‍‍‍‍‍‍‍‍‍‍‍‍‍‍‍‍‍‍‍‍‍‍‍‍

但随着资本的退场,当下的漫画平台不论在画风还是内容上都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

彩虹兔认为,一方面是随着大量数据的积累,一些不受欢迎的类型逐渐退出市场,使得漫画的种类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作品都趋向商业化,导致一些漫画画风虽然越来越精致和唯美,但在风格上却呈现出更加单一的趋势。

“每个漫画作者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画风和擅长的叙事方式和题材。”彩虹兔解释道,漫画画面是为漫画故事服务的,最终呈现代表了作者的表达,如果过于单一,不仅不利于作者的个人发展,也影响着产业发展。

“数据可以检验内容,但数据不能倒推内容。”R大大解释道。一部作品的爆红并不仅仅基于题材,而是内容创新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共同作用才让其成功。“《海贼王》的成功是因为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并不是因为它是某个题材的作品。”

02

原创与改编、雪藏与炮灰

“现在很多平台已经不收原创了。”

骨朵从彩虹兔处了解到,今年开始很多平台都减少了新作的布局。“18、19年的时候平台对内容可以说是来者不拒,基本上有过作品的漫画作者不论是投稿什么内容,平台都会如数接收。”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019年漫画市场涌进了一大批热钱,平台在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自然有能力签约大量的内容。但随着漫画产业近几年资本的流失和商业的困境,漫画平台已经没有能力支出大量的的稿费,这使得它们不得不缩减原创作品、减少签约作者。

原创作品的限制也导致了许多漫画作者不再创作新作,而是依靠老作品维持生计。“目前我在2011年参与改编的头部漫画作品还在平台连载,因为是早期杂志社和平台对接的,所以在价格上并没有变动。”

R大大虽然是有头部漫画代表作的作者,但如果向平台投稿原创作品,不仅要受到内容的压制,还要像新人一样拿低廉的稿费。而继续创作知名作品不仅够缓解R大大在生活上的压力,还能够避免因为内容和平台编辑发生冲突。

但同为改编漫画作者的袖老板(化名)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

他改编的作品也是一部知名IP,目前已经影视化,但他认为,当下原创市场的不景气导致自己很可能没有代表作。“如果平台一直不接收我的原创作品,那我创作经历最旺盛的这十年就白白浪费了。

除了原创内容限制给漫画作者带来的影响,漫画平台大量签约作者也给他们带来了一记重创。

“平台签署了大量作者,自然做不到雨露均沾的服务每一位。”R大大透露,如果漫画作者的作品没有产生效益,甚至马上就会被平台“雪藏”。

“如果该作者的作品收益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收入,这些作品虽然不会被平台强制下架,但也不会有专人负责。这些作品的作者们不仅无法再提交新作,受到签约的限制,他们也无法再服务其他平台,只能被迫转行。”

R大大身边有很多不知名的漫画作者就陷入了这种窘境,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不签约平台的决心。

而除了签约可能会导致职业生涯的结束,很多作者成为了平台的高薪画师,自己创作的内容属于平台而非个人。“有些爆红的原创作品版权在平台手里而非个人,这使得很多漫画作者在转战平台后,就意味着放弃了一部分作品的版权。”

R大大告诉骨朵,在纸媒时代,漫画作者不仅有稿费,还拥有版权。许多作者甚至凭借版权实现了财富自由。

以单行本总发行量超过5000万册的《偷星九月天》作者周洪滨为例,他依靠版权获得的收入就在5000万左右。甚至有传闻称周洪滨在团队两位核心主笔结婚时,送了一套别墅给小夫妻做结婚礼物。

R大大认为,在纸媒时代,漫画虽然是小众文化,但每月平均700万订阅的付费用户确实给漫画行业带来了真金白银。

如今,漫画平台的崛起虽然带来了大量的关注,但付费习惯并未养成,造成今天平台缺钱、优质内容缺失的局面,也使得平台和漫画作者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

03

作者与读者,作品与产品

不论是杂志时期,还是当下的平台时期,漫画内容的质量就是留住读者的底牌。

“与早期以作者想法为主、读者为辅的形式不同,漫画平台的进入让作者和读者的角色渐渐对调。”彩虹兔认为,当下漫画平台给读者的权利过大,甚至出现了读者Push作者的情况。

当下一些平台编辑会通过读者在评论区的反馈,要求作者对接下来的内容进行调整。“这对创作者来说非常束缚,我身边很多作者经常因为这些要求崩溃。当创作不再以创作者为主,那创作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呢?”

“难道读者比作者更懂作品吗?”R大大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疑问。

和R大大的朋友们遇到的状况不同,让彩虹兔无法接受的是许多平台编辑会让漫画作者通过平台的数据反馈选择内容。

“平台编辑只跟我说某一个作品的数据好,或者某一个题材的数据好,就要求我创作,是没有办法说服我的。”对彩虹兔来说,创作是一种表达、是一种态度,假设她要塑造一位全职妈妈,那么她要先对这个群体感兴趣,然后进行观察、分析才可以动笔。

平台编辑对内容把控不专业带来的影响还体现在画风上。

“外行人总是觉得越精致越好,但是漫画内容的精髓是故事、人物,画面是外化的表现形式。”彩虹兔认为漫画不应当只炫技,而不是从内容出发表达内容。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许多漫画平台的编辑对市场并不了解,对内容也不敏感。

“传统杂志社的编辑都是‘老帮带’模式,在入职前几年老编辑都会替新人把控内容,而且他们鼓励漫画作者创新,哪怕是改编一部小说作品。R大大认为,漫画平台虽然让很多人快速的进入到漫画行业,但一些从业者并没有受到漫画行业的正向影响,是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

“外部环境影响内容,但并不会限制优质内容。”彩虹兔正在准备她的新作,虽然当下市场环境并不稳定、明朗,但她仍然对创作抱有热情。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