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3年,毛主席出现在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现场,他环顾四周,径直走到一妇女面前,责问道:“阿曾,你怎么不来看我?”
妇女一抬头,竟然是毛主席站到了自己面前,连忙回答:“主席,进了城我们很少见面,你忙我也忙啊!”
听到这话,毛主席释然了许多,主动伸出手和妇女握手,打趣道:“阿曾,你们的娘子军真厉害哟。”
被主席唤作“阿曾”的妇女,名叫曾宪植,是曾国藩家族的后人。
出生于名门望族,曾宪植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
曾宪植曾就读于古稻田师范学校,校长是徐特立,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一定是一所不同凡响的学校。
曾宪植虽然是女儿身,却十分喜欢打篮球,别的大家闺秀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曾宪植则是每天都泡在球场里打篮球,她的技术很好,很多人高马大的男同学都是她的手下败将。
除了打球,曾宪植还喜欢唱戏,在封建王朝里,唱戏是“下九流”的行当,但是在古稻田师范学校,戏剧也是一门艺术。
从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曾宪植绝不是一个甘心久居闺阁的一般女子。
“大革命”爆发后,曾宪植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和赵一曼、谢冰莹等巾帼英雄成了同窗好友。
在武汉分校,她还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挚爱——叶剑英。
1928年,18岁的曾宪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叶剑英结为了革命伴侣。
新婚不久,叶剑英前往苏联留学,曾宪植则留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在上海的那些年里,曾宪植数次被捕,组织见她身份暴露,干脆将她送到了日本留学深造。
1941年,曾宪植回到了延安,由于她长期和组织失联,此时叶剑英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曾宪植对此也表示理解。
在延安,曾宪植认识了毛主席。
巧合的是,毛主席的外婆是湘乡人,所以主席一直都自称自己是曾宪植的“半个老乡”,同时主席也非常敬佩曾国藩,对这个曾国藩家族的后人自然也十分亲近。
两层关系下,毛主席和曾宪植成了好友。
那个时候,主席经常亲切地称呼曾宪植为“阿曾”,时间一长,这个称呼就传了开来,大家都跟着主席喊起了“阿曾”。
抗日战争结束后,曾宪植和邓颖超一起来到了妇女战线上,搞起了妇女统战工作。
当时毛主席、周总理和那些国民党左派、民主人士接触,曾宪植、邓颖超就和他们的夫人、孩子接触,后来曾宪植被宋庆龄先生相中,来到了宋庆龄身边当秘书。
新中国成立后,曾宪植为新中国的妇女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领导妇联工作17年,妇联没有出现过一次贪污腐败事件。
平日里,曾宪植和工作人员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张单人床、一张办公桌和四把椅子,组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