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2022年4月份,比亚迪公布将彻底暂停燃油车的整车生产。

那时候很多人不看好比亚迪,但2022年11月份,才过去了几个月时间,比亚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成功超越了丰田、大众,成为了国内市场乘用车市场单一品牌的销量冠军。

那一刻,才让人忽然发现,王传福的胆量确实不小!

作为一家燃油车起家的车企,就贸然敢拿技术博未来?

毕竟这种技术在当时的市场上还没有普及,没得到大量消费者的认可。再加上搞科研,走技术路线投入高,回报周期长,在“造不如买”的燃油车时代,根本没有多少车企愿意这么干。

但王传福还是干了,最终他也赌赢了。

今天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销量的领先,不仅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创造了历史性的突破,更是告诉了国外车企,国产崛起并不是说说而已。

在日前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美国媒体更是直言:慕尼黑车展不再是德国的主场,已经成为中国车企的“个人秀”。

法国车企雷诺CTO更是指出:雷诺已经经受不起与特拉斯以及中国车企的打“价格战”。再加上中国车企在电动车供应链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我们正在努力追赶……

奥维咨询公司负责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德国汽车都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肆无忌惮彰显自家的实力。但今天,中国却打破了德国百年来引以为豪的“燃油机”优势,中国车企已经可以与德国车企平等竞争。

事实上,外企的感慨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今天的国产车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2023年第一季度,比亚迪的上险量已经超过了南北大众之和,成为了中国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在中国乘用车市场近40年来,第一次看到了中国的自主品牌夺冠,这不仅打破了日系、德系以及美系合资车,以往在中国市场垄断的态势,更是告诉了所有人,属于中国品牌引领国内市场的新篇章已经到来。

如果你说,销量不代表什么,技术才是王道。

那作为德国大众旗下的豪华品牌奥迪,也开始计划从中国购买电动车平台的技术授权,以此来推动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和更新。

这意味着什么?以往所向披靡的德国豪华品牌,今天却要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寻求中国的技术支持。

这足以证明,当初比亚迪“all in”电动车赌对了!

再看看调查公司MarkLines放出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球的新车销量,比亚迪增长了96%~125%,超过了德国奔驰和宝马,进入了全球汽车品牌销量的前十!

这可是中国汽车工业近70年来的历史性时刻,也是首次有中国品牌首次挤进了全球汽车品牌的销量前十。

今天很多人都在对中国品牌的电动车冷热嘲讽,说什么电动车无法与燃油车比较。

事实上,面对新能源这条赛道,西方的车企都开始放下身段来中国寻求与中国车企的合作,甚至抛弃了以往傲慢的姿态,向中国购买技术。

但对于那些网友来说,却不以为然,这背后也是因为他们还是不愿意站起来,不愿意接受今天这个新能源时代,国产车已经领先于国外品牌的事实。

很简单,当初傲慢自大的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一台车的售价高达三四十万,为何今天开始频繁降价?因为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特斯拉意识到竞争力开始下降,只能通过价格来维持自身的优势。

看看这一次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比亚迪、小鹏、领跑、上汽MG等都扎堆亮相,以至于外媒纷纷感慨:2023年的德国IAA车展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IAA。

所以回过头来,当初比亚迪王传福要“all in”投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这一举措,确实值得让人敬佩。也让我想起了当初马云所说的一句话:“敢为人先必定会有所为。”

今天的比亚迪,用实际行动和耀眼的成绩告诉了所有人,国产车企完全不输外国车企,特别是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中国品牌甚至有能力引领国外品牌。

当然了,今天电动车的崛起,只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冰山一角。因为随着我国的发展,我们已经抛弃了以往“造不如买”的想法,正在全力投入自主研发,坚持自主创新,把消费和利润都拉回国内市场,推动自主品牌的崛起。不管是今天的汽车行业还是手机行业,都是如此。

如果说华为的出现,是打响中国科技自主研发的“第一枪”,是当下中美科技博弈的“进攻”,那今天的比亚迪,就是对西方汽车行业发起的“反攻”!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