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盈盈笑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飙9分,一刀未剪进中国!《奥本海默》远超预期
打入IMDb“Top 250”榜单(目前No.37)。
全球票房榜升至2023年第五名。
苦苦等待一个多月后,中国大陆终于加入了《奥本海默》的梦幻局…
诺兰还是那个诺兰。
但又是不同寻常的诺兰。
有外媒预测,《奥本海默》有望拿下12项奥斯卡提名。
乌鸦觉得,此言不虚——
《奥本海默》
先提一个问题——
近两年,不乏好莱坞商业大片面世,为何观众偏偏对《奥本海默》格外关注?
原因之一。
当然是奔着诺兰去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
他喜欢氪金实拍、巧置悬念、构建叙事迷宫…
身上有太多迷人特质。
《奥本海默》是诺兰第12部剧情长片。
成本约1亿美元,拍摄周期为57天。
连戏份很少的配角,都是奥斯卡影帝。
比如,“小天狼星”加里·奥德曼、《波西米亚狂想曲》男主拉米·马雷克…
奥斯卡影帝:拉米·马雷克
原因之二。
奥本海默还没有人专门拍过。
他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就算是美国民众,也对他知之甚少。
但同时,70多年前关于核武器的道德拷问,至今都是振聋发聩的人类议题。
正如乌鸦在上篇推送中所说:《奥本海默》的公映,恰逢其时。
影片改编自传记《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
原著参考了海量的文献资料,耗时25年成书,一共700页,得过普利策奖。
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
诺兰说,《奥本海默》非常适合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看。
讲真,这话没少忽悠人…
首先,三小时的片长就是个憋尿挑战。
其次,台词密度高且信息量大。
涉及到二战历史,以及晦涩的物理知识。
一众科学家、政客,也很容易让人脸盲。
乌鸦觉得,观影前还是花点时间,老老实实做功课吧。
毕竟,IMAX场的电影票可不便宜…
电影从奥本海默的青年时期讲起。
关于他的成长背景,片中并没有交代。
其实,命运发到奥本海默手上的,是一副王炸牌…
他家境殷实,从小就没吃过生活的苦。
他智力超群,自学、跳级、提前毕业都属于常规操作。
影片就有提到,奥本海默只学了6周荷兰语,就能完成复杂的量子力学讲座…
这似乎也铸造了他恃才傲物的性格,使他树敌颇多。
从哈佛毕业后,奥本海默对新兴的量子力学燃起兴趣,于是决定去欧洲留学。
初到欧洲时,奥本海默吃了不少闭门羹。
原因是跨专业。
一个搞化学的人,跑来研究量子力学?
教授们觉得,这个年轻人是在瞎胡闹。
奥本海默并不擅长实验物理,对实验室的焦虑害得他患上神经衰弱,时不时会做出怪异举动。
片中,就有奥本海默偷偷往导师的苹果内注入剧毒“氰化钾”的情节。
好在,后来奥本海默拜到了马克思·玻恩(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门下,转而研究理论物理。
马克思·玻恩
奥本海默这才走上正轨。
返美后,奥本海默选择在伯克利任教…
接着,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
美国为何要耗资20亿美元,征召10万人,举全国之力研制原子弹?
这也是最关键的时代背景之一。
193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核裂变。
次年,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彼时的欧洲,动乱不堪。
一大批顶尖科学家,被迫逃亡到美国。
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和西拉德,给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联名信。
信件介绍了原子弹的骇人威力。
并敦促罗斯福,纳粹德国已开始研究,美国也应该尽快部署。
若希特勒先拥有原子弹,世界局势将会被颠覆…
而抢在纳粹德国前研制出原子弹,才能结束二战。
于是,“曼哈顿计划”应运而生…
那么,奥本海默又是怎样入局的?
当时的奥本海默已声名在外。
经济大萧条,让奥本海默看到了世间苦难。
他教的学生里,有的食不果腹,靠猫罐头活着。
于是奥本海默在政治上左倾,与左翼人士关系匪浅,还资助过西班牙内战。
FBI则视他为潜在“美奸”,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所以当“曼哈顿计划”的主管格罗夫斯上校找到奥本海默时,争议声颇大。
最终,过人能力还是让格罗夫斯力排众议,委以奥本海默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