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如果要评选今年的中国汽车年度关键词,除了“价格战”、“掀桌子”,肯定必须还得有“油电同价”。

这就不能不提到今年一季度的时候,(丨)PLUS DM-i2023冠军版上市,本来只是一个改款车型普普通通的上市,车圈几乎隔三差五的基本操作而已,为何被称为开启中国车市油电同价新时代的里程碑事件?

其实这也因为当时亚迪借机提出(炒作)的油电同价的概念,按照比亚迪官方的话来说,这意味着比亚迪主张引领绿色低碳新生活,让消费者用“燃油车的价格”享受到“新能源车的体验”。从那时起,“油电同价”成为车圈热词,一时间“颠覆时代”、“压垮燃油车最后一根稻草没了”等评论也是纷至沓来。

而且随着更多车企在新能源车定价策略的跟进响应,“油电同价”也的确成为现象趋势,的确也让燃油车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但仔细一想想这句话却发现有些荒谬,大家说了这么久,这么多的“油电同价”,似乎方向都走偏了。

因为大家是把油车和电车同样的价格基准看作是“油电同价”,但真正的“油电同价”,难道不该是指油费和电费一样么?

而且如果按照原来“油电同价”的意思,潜台词就是电动车就该比燃油车贵,这也很不客观。因为电动车的优势正因为舍弃了传统三大件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同时也少了很多车身零部件,无论研发的技术含量还是实际的花费成本都该是更低的才对。不然为什么要说“弯道超车”呢?因为发动机和变速箱,传统车企的技术壁垒太高太森严,落后几十年的差距要老老实实地追赶,很不划算。

还是说“油电同价”,油费和电费一样才应该是“油电同价”的正解,而且也只有油费和电费一样,使用成本一致情况下,才能公平对比出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优劣。因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舍弃燃油车,选择电动车,并非因为电动车本身有多牛逼,也不是因为燃油车不好(甚至大家还挺喜欢,而且也十分习惯了),而是主要因为油价一涨再涨,钱包撑不住了。

而电动车的使用成本优势就出来了。但是,这真的能算是电动车的“车”,本身的技术优势么?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