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易时尚大米 (覆盖100万读者的时尚观察)
曾几何时,在大洋彼岸的欧洲,文青还是一种非常“酷”的事物,在某个时代他们发挥着自己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甚至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这种文青,他们叫Mod。
这是一种起源于英国20世纪60年代的文青流派,最早出现在伦敦的SOHO区(以夜生活著称的区域),东区,郊外地区。最早期的Mod是工人阶级的后代,当时处于二战结束后的英国普遍没有安全感,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想在沉闷无趣的“郊外生活”中寻找一个出口。 Mod的态度就是要“酷、利索、尖锐、聪颖和时髦”,“一切要性感”。在这种宗旨下,他们任性恣肆地年轻着、不屑着。
六十年代的英国,刚刚从战后经济中逐渐恢复,兴起一阵自由、放纵、享乐的文化潮流中。科学气场和文艺气息在年轻人身上刚柔并济,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时期,被称作“摇摆英伦”。Mod在诞生之初便横扫了风头正盛的嬉皮士文化,随后演变纷至沓来,光头党、牙买加街头帮派皆能看到它的影子。
英伦范儿的文艺青年在英国这片沃土上恣意生长,百花齐放:从伦敦圣马丁念时装设计学生、brick lane 集市上的时髦青年、萨尔维街的裁缝匠人、各音乐流派的乐手到甚至 HMV 的店员都是文艺青年中的佼佼者。
在时尚潮流面前,他们更是不落俗套,更为讲究。他们穿的是剪裁极佳且具有设计感的意大利西装,三颗纽扣的西装,下穿不打褶且改短成七分的西裤——这一造型在今天的英国仍然流行。当时Mod们追求细节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他们穿戴针织领带,穿手工制鞋,甚至裤子的长度还有外唐侧孔等小细节都必须分毫不差。(你可以脑补一下《王牌特工》的科林大叔,还有穿西装的小贝。)
当然别忘了他们的scooter,所以他们为了不让机车弄脏他们价值不菲的西装,会在西装外套上一件美军专用的鱼尾大衣(fish-tail M-51)或派克大衣(parka M-65)。
少年们爱穿的牛仔裤多为原色直筒,裤边一定要刻意卷起,露出袜子和脚下的马丁靴。
平头,足球,啤酒和马丁靴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标志,再配上 Vespa 或是 Scooter 在街头穿梭,Mod范儿十足。这种造型造成了当时争相模仿,称为Mod的最标志性的行头,即使到了今天也不过时。
交通工具也是Mod社交生活以及突显自己必备的要件,进口的意大利 Vespa 和 Lambretta 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也有人称这群人为“Scooter Boy”。
60 年代这个特殊的时装十年,它独树一帜地就像一枚重磅炸弹,颠覆前人,后亦无来者。在此之前的40与50年代,甚至追溯到Coco Chanel的20年代,即使是解放了女性身体,依然在宣传优雅与端庄,直到60年代,摇滚乐的出现让青年文化真正显露出来,告诉大家,何为时髦,何为态度。
随着“Mod一代”的老去,和人们对时尚、音乐品味的变换,轰轰烈烈的Mod运动也渐渐沉寂了。新的文化流派,譬如嬉皮文化和“光头党”等也逐渐兴起。,比如朋克,光头派等,可说是青年亚文化的始祖,不仅在英国,更是波及到世界各地,影响至今。这大概就是所谓流行,把过去的捡起来,再把不同的拼一块吧。
作者: 小易时尚 (一枚萌萌哒时尚新媒体)
勾搭^ ^小易时尚创始人--易北辰
微信:yibeichen ←长按可复制
微博:易北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