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跟儿子要500元,儿子转了50000元,老人打电话回去问原因,儿子吼道:别来再烦我了
在北方一个不起眼的小城里,住着一位70多岁的老人王锦。十年前,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从那时起,他就独自一个人生活。儿子王天胜大学毕业后就离开家乡,来到南方发展事业,最后当上了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结婚生子,过着优越的生活。
王天胜忙于事业,鲜有回家看望父亲的时间。父亲王锦也倔强,不肯离开熟悉的老房子,到儿子那里同住。父子两人渐行渐远,只维持着一些金钱来往的关系。
一天,王锦给儿子王天胜打来电话,说需要500块钱生活费。然而王天胜这时正签着一份重要合同,被突然打断,不免有些恼火。但还是尽量平静地说了句“好的,爸”,就匆忙挂断电话,转账给父亲50000元。
王锦收到转账通知时有些错愕,他本只要了500元,儿子却转了这么多钱,也不问问用途,就这么简单地挂了电话。王锦坐在老旧的沙发上,叹了口气,心里苦涩。
那天晚上,王天胜回到家,就感受到妻子的脸色很差。妻子质问他今天转账5万元给了谁,因为家里最近经济拮据,女儿的补课费用不少。
王天胜这才意识到当时匆忙之下,转账数额输错了。他正想解释,妻子已经怒气冲冲地说家里的事他要不要再管了。
王天胜说那是给父亲的生活费,想着委婉打圆场。没想到妻子一听更加火大,质问他刚给父亲过年不也送了不少钱吗,现在又要那么多,太不合理。王天胜强压着火气,试图让妻子理解家里并不缺那点钱,而父亲已经老了,自己应该孝顺。
就在此时,父亲的来电又响了起来。王天胜烦燥地接起,还没等父亲说完,就大声吼道:“别再烦我了,我受够了!”语气中满是愤怒,然后就挂断了电话。电话那头,王锦听见儿子的怒吼,身子微微颤抖,手中的手机沉重得仿佛千斤重。
之后,王天胜一家去北京游玩,在故宫里,他看见一对父子,儿子轻声细语地跟父亲说话,推着父亲坐着的轮椅,两人神情亲密。王天胜这才想起,自己每次回小城,父亲总是站在街口远远地望着,眼中盛满期盼。这一次,父亲打电话来可能也是出于想他了吧。想到这里,他的心中涌起一阵内疚。
王天胜一家决定绕路去看望父亲。见到儿子一家人,老人高兴得忙前忙后准备饭菜招待。吃过饭,王锦拿出一个存折想送给王天胜,里面竟然有29万元积蓄。原来这些年王天胜汇给父亲的生活费,王锦都没有多花,悉数存下来了。
王锦看着儿子一家,慢慢地说道:“我打电话向你要钱,也不是真的缺钱,只是想找个理由和你说说话,但这给你添了麻烦,我知道的。”
听到父亲这番话,王天胜这才意识到,父亲之所以提出要钱,更多是出于寂寞和想念。自己却因为工作忙,一直忽视了父亲的感受。这么多年来,他从未想过父亲独自一人生活有多么孤单。一种强烈的愧疚感涌上王天胜的心头。
此次见面后,王天胜一家坚持要把王锦接到南方同住。王天胜尽量腾出更多时间陪伴父亲,带他外出散心,吃好吃的。在这过程中,父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王锦的笑容也更加灿烂。王天胜体会到了作为人子对父亲孝顺的可贵,也给自己的女儿树立了好的榜样。
父母老去后,比钱财更需要的,是子女的关心和陪伴。时光不再回头,他不想再让亲情就这么一天天流逝。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亲情的可贵之处在于家人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我们在为事业奔波时,也不能忽视家人的感受,要学会珍惜陪伴的时光,因为这是对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