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最近,肺炎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身边的咳嗽声此起彼伏,“支原体肺炎”的话题也频频上热搜。


以往,大多数是5~17岁孩子为易感人群,但是今年不一样,很多成人也中招。宁波32岁男子及其妻子、孩子都被确诊支原体肺炎。不少人因为孩子被感染,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也被感染。

许多小朋友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家长会认为是不是又阳了?还有的家长认为支原体肺炎就是新冠的延续。

一个网友分享经历:孩子班级45个孩子,快一半请假了,都是咳嗽发烧的,去医院一检查就是支原体阳性。以前咳嗽发烧挂水基本五天七天就好了。这次基本8天起步,大多10天,稍微严重点的输半月。

今天去医院看望病人,看儿科门诊队伍都排到大门口了,儿科住院部楼道都满了。孩子哭叫,大人焦虑,好多大点的孩子在医院一边输液一边写作业,太难了。

为啥新冠、甲流,支原体肺炎,一个不落?


有的人今年被感染了好几次,不是新冠就是甲流,要么就是被支原体肺炎盯上了,多是5个原因:

1、最关键的因素——人体免疫力被新冠削弱了。

去年底今年初的新冠感染高峰,受损最严重之一是免疫力,业界有“免疫耗竭”的说法,新冠感染后相当长时间内身体虚弱,缓不过劲来,状态回不到感染前,伴有各种以前没有的奇怪症状。

由于免疫力下降,以前身体没放在眼里的细菌病毒,现在都出来刷“存在感”了,而且给一些人的损害也重了不少,或者可以这么理解:新冠破门,百病跟进。

2、不可抗的因素——季节转换引起的传染病短暂集聚流行

比如,春夏季、夏秋季、秋冬季都是季节转换期,当前秋冬转换,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再加上空气干燥、湿度偏低,病毒和细菌最喜欢了,所以病情就起来了。

3、不可忽视的因素——病原体的此消彼长

从2020年初到2022年底,我们是被严格的防控措施保护的,大家关心的是新冠病毒,而其它传染疾病就忽略了。由于口罩和消毒液的保护,也没给其它传染病感染的机会。

人体内的抗体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减弱了,比如流感抗体、支原体抗体等,两三年没有感染,现在抗体消耗得差不多了,有了机会当然一拥而上,身体难以招架。

4、重要的助推因素——人群密集流动

今年五一、十一,大量人口外出旅行,也带动了各地之间的病菌、病毒流通,以支原体肺炎为例,短时间内在多个地方集中出现,引起就诊量剧增,与十一长假人口流动有相当大的关系。

5、科技的增效因素——信息传播迅捷

2020年初的新冠局部爆发,2022年底的感染高峰,让很多人记忆犹新,神经敏感,而现在信息传播迅捷,往往一个地方出现情况,很快就会传向四面八方,引起大量关注,进而出现“囤药”、“抢购”等行为,有的人“屡教不改”。

支原体肺炎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病因不同

● 支原体肺炎通常是由肺炎支原体入侵呼吸道而引起的疾病;

● 而新冠则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入侵呼吸道引起的疾病。

肺炎支原体感染虽然也会经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感染呼吸道,但并非法定传染病,传染性比新冠、流感弱。

表现的症状不同

●支原体感染起初会有数天至1周的无症状期,发病一般较缓慢,症状较轻。发热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咳嗽多为干咳或少痰,少数有血痰;

●新冠肺炎的发病一般较急,症状较重,除了发热、干咳以外还会有很严重的肌肉酸痛和乏力的表现。它除了在呼吸系统捣乱还容易全身上下各处跑,尤其是跑到心脏,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跑到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等等。

当然,以上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也不能完全排除两种感染的混合或并存的可能性。因此,在遇到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时,最好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询问、检查和检测,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支原体肺炎,儿童高发,家长需做好准备

儿童支原体肺炎,一般经过足疗程、正规的治疗,约两周左右,一般是没有后遗症的;

预后良好,虽病程有时较长,但终可完全恢复。很少出现并发症,仅偶见中耳炎、胸腔渗出液、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心包炎、肾炎、脑膜脑炎及皮肤黏膜综合征。

但偶可再发,有时肺部病变和肺功能恢复较慢。但是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肺炎或者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等,后果会比较严重。

需要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注意的是:一旦您的孩子得了支原体肺炎,要足够重视、积极治疗,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建议孩子在支原体肺炎治愈后需要给孩子进行以下检查;

1、心电图

2、血常规

3、尿常规

4、生化(包括:肝功、肾功、心肌酶谱)

5、FENO

6、肺功能

在治疗方面,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和头孢这类抗生素不敏感。目前,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以及针对呼吸系统感染的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备好2大类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