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的一位老师总结过非常真实的一句话:教育,就是“意志”的塑造和转移。想想很是精辟,学校的教育是把原本差异很大的学生们,逐渐统一基本的价值观。
以便于大家走出校园后,能够按照类似的价值观和标准进行合作,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类型。而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本质上跟时代背景、具体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就比如孝顺这个词,放在古代某些特殊时期,把老人背到山上丢弃叫孝。实际上是因为那时物质过于匮乏,养活不了那么多人。换作现代,这可是违法的。
所以说,怎样教化一代人,会很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而课本、学习资料、课外读物等,都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科大讯飞刚火起来不久,便出现一片质疑声。
深入校园的科大讯飞,涉嫌诋毁历史伟人
教育行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影响的不仅仅是成绩;而是学生们的思维、习惯、品质等等。尤其是互联网腾飞的时代,信息非常多。
学习方式也随之产生了改变,就连公办学校,也开始涉及不少 “校企合作”。比如使用哪些软件、什么牌子的平板电脑等等。
科大讯飞深入校园的步伐,比想象中更快。好像之前很多家长还没有听说过其名号,转眼就变成中小学重要的“辅助”。
当然,初衷是好的,就是为平衡各地、各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渠道,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更先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减少地区之间教育的不公平。
但是,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进行严格的把控,往往就可能出现新的问题。有家长发现,科大讯飞的文章里,涉及蔺相如的内容,在延伸的话题中,以历史伟人举例。
可是论述观点时,这篇文章却涉嫌诋毁领袖,谈到心胸狭隘等描述。学习过历史的同学和家长都知道,没有完美的时代,也没有谁是绝对不会有失误的。
对优点和意义只字不提,唯独贬损正面的人物。如果这样的评价,不予规范,随意出现在学习资料当中。那么对下一代的爱国教育如何顺利进行呢?
而且,科大讯飞,跟普通的小媒体或者课外书还不一样。它已经广泛地深入校园,成为学校正式合作的一员。这种具备“权威认证”下依然出现问题的情况,不容忽视。
科大讯飞什么来头?看完有些无奈,管理层不乏学霸
不少家长表示,希望可以严查。这种内容是如何审核通过的呢,如果不加以规范,学生们的价值观岂不是很容易被扭曲。
而且,大家最希望查查发布者以及科大讯飞,到底什么来头。为何众多同行里,能获得这么好的资源。说白了,能在教育行业分一杯羹,都不简单。
笔者特意查了一下,看完有点无奈。原来,企业的来头还真不小,是依托于中科大,并且跟科协、科学院也有深度合作的。
企业确实在智能行业存在一定的突出优势,但是不得不说,背靠中科大,并且能跟教育行业紧密相连,实现商业目标;这里需要的“努力”可能不光是技术层面。
创始人和高级管理者,基本都是名校的学霸。他们实现了把知识变成财富的秘籍,也在客观上发挥了平衡教育资源的作用。但倘若不能严格把关,或许反而成为隐患。
企业已回复,但家长的期望不止于此
学习资料对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可低估。对于大家的质疑,有记者联系企业,对方表示已永久撤除了这篇文章。并且进行溯源。不意外,果然又是“第三方”问题。
但是家长们的期望,并不只是这样。对历史人物的偏激评价,这不是小事,所以才引发关注。但其他很多以学习为名义,塑造不良思想的内容,可能没有被重视。
现在家长普遍很忙碌,没有时间一一对学生的学习资料进行检查。这本该是科大讯飞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进行合作时应该筛选的标准。否则让家长们如何信任呢?
【结语】教育不光涉及到学生本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家庭和国家的未来。让同学们有基本的历史观,用更全面的视角解读人物;而不是有意抹黑。这些东西不光在课本、读物上要严格,电子产品也不例外。
话题:你认为家长有必要担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