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最近,在与乡镇党委书记A的接触中,发现了一个怪现象,他很在意和县局局长对比,有人建议他去找某某局长汇报工作时,他嘴上称是,脸色却变得阴沉,抵触的情绪若隐若现。

很明显,与局长的对比是触犯了A忌讳,尤其是把他摆在比局长更低的位置,让他心里极不舒服,为什么会存在此类现象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级别是平等的。

乡镇和县直单位都是正科级建制,这意味着乡镇书记和县局局长的级别都是正科级,并没有谁高谁低,都是正科级单位的一把手,不存在前面提到的乡镇书记要给局长汇报工作的情况。

平级之间,谈工作只能称为交流,客气话除外。

其次,前途相差无几。

不管是乡镇书记还是县局局长,在一个县里,他们的前途其实不相上下,都是县四大家副职领导的有力竞争者,也有可能平调,从一个乡镇调往另一个乡镇,从一个县局调往另一个县局,甚至可能互换身份,乡镇书记调任局长,局长调任乡镇书记。

前途并没有太大差别。

最后,乡镇工作更全面

乡镇是综合性机构,上级各单位各部门的各项工作都需要他们去落实,这里人多事多,乡镇书记的权力也很大,向上对接的领导更多,给人的感觉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脑子活络,路子广。

而县局只负责一块领域,人数不多,工作内容也比较单纯,职场人际关系更窄,比如县水利局的局长,他一年到头也不见得会和由常委兼任的宣传部长打几次交道。

二者对比,乡镇书记才更像个红人。

然而,在现实的体制内,县局局长(十几二十人的小局不算)明显比乡镇书记更吃的开,通俗的说,局长的面子更容易让别人买账。

在基层,很多老百姓至今仍觉得局长是乡镇书记的上级,因为一个在乡里上班,一个在县里上班,当然是县里的官更大。

虽然乡镇书记管着难度更大的综合类工作,但什么都管,也意味着什么都管不了多少,不管是哪一块工作,也都没有较大的话语权,大多只是停留在落实层面,被动执行而已。

局长就不同了,以前面提到的县水利局局长为例,至少在水利系统中,他的权力还是很大的,各项水利工程、人畜饮水项目等等,他的话在这些领域比县内任何一个乡镇书记都管用。

所以,看起来,县局局长确实要强于乡镇书记,直观的表现就是他们更风光,面子也更大。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上述局长“大于”书记的情况主要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要做什么事,实施什么项目,都需要上级的拨款或者资金统筹。

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乡镇有可观的税收,就等于有了财权,如果要修一个水利工程,也不用到水利局去“汇报”了,自己出钱修就行了,在这些地方就是书记“大于”局长。

我前面提到的乡镇书记A,他在接待县局局长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局长到镇里来,他一般是不出面的,因为在他看来,至少要县级领导才有资格乡镇书记接待。

对与错,暂且不论,如此过分强调级别对等,恕不接待,其实也大可不必,顺其自然就好,不用太介意,毕竟大家的级别和职务都不可能一直原地踏步,眼光要向前看长远,格局大一点。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