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届的平遥电影展正在进行中,接连数日放映后,卧虎、苍龙、特别展映三个单元的电影悉数和观众见面,电影展最新媒体场刊评分也出炉了。评分表令人大跌眼镜,说是撕碎了烂片遮羞布也并不为过。
先来说下媒体场刊,除了从1星到四星区分不满意和非常满意外,还有一个红色的×是非常不满意,14位资深媒体人、影评人为单元作品打分,满分五分,最终取平均分,这个分数对获奖有很大影响。
其中卧虎单元都是来自全球各国的电影,从评分来看,总体质量不错,评分最低的是《群山之后》和《曙光初现时的最后阴影》,仅有1.4分,最高为《金色茧房》,评分3.1。
比较有看点的是藏龙单元。这个单元收录的都是制片地在中国的国产电影,共有12部,从评分来看,可谓各种牛鬼蛇神都蹦跶出来了。
其中评分最高的作品是3.3分的《河边的错误》。显然这不是一部带给观众爽感的商业电影,甚至没有给出明确的结局,但其故事讲述方式、演员的表演、对余华原著的改编以及整部电影的腔调都很对媒体人和影评人的胃口,所以在藏龙单元里评分最高。
从媒体的影后采访来看,现场有部分观众评价不错,首映结束后已经凌晨1点多,但观众依然振奋,认为电影质量在预期之上,有人表示观影感受是一种“从头皮发麻到全身麻了的感觉。”还有观众称赞朱一龙有表演实力,他贡献了“前所未有的表演”。
但不喜欢的观众也大有人在,有观众表示一半时间在睡觉,还有人打一星称“对导演一言难尽”,有观众透露,媒体场放完后只有一个人鼓掌,全场无人附和。也许正因如此,在电影节期间的媒体采访中,朱一龙对票房没有表现出太大信心,只是说看剧本的时候没有想象上映后会有什么票房表现,完全是奔着对角色的喜欢,有创作欲望、跟团队的契合度来演的。
评分位列第二的是《逍遥·游》,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女主得了尿毒症,生活坍塌,这时混不吝的父亲回家帮忙,她暧昧的老同学以及闺蜜也加入了守护她的行列,于是面对亲情、友情、爱情,似乎一切都“生有可恋”了。
从豆瓣来看,这部电影口碑不错,不少观众打出四星和五星好评,有观众点评“不晦涩,但隽永,生活的苦涩消解在东北式‘地狱笑话’里,生命力从苦难的缝隙中流淌出来。”
而后面除了《人海同游》拿到2.7分之外,就没有其他口碑好的电影了。其实换算一下,满分5分,电影至少拿到3分才到及格线,那么“藏龙”单元大部分都是烂片。下面捡几部评分最低的来说。
评分最低的《没有颜色的关系》仅有0.8分。电影聚焦25岁的白领和38岁的男书评家,两个人企图建立一种互不占有又彼此慰藉的关系,却因失却距离,终归陌路。不但场刊评分低,豆瓣首页五条热评都是清一色的一星。
有观众调侃:“这片必须公映,这会是人类没见过的东西。”还有观众点评“睡了五个小时不到,大清早七点爬起来看这部两小时的长篇巨制,我真是大冤种。这居然是今年藏龙单元片长最长的一部你敢信?文艺真的很吓人,吓得我全程愣是没睡着,清醒的一逼,感觉更亏了。”
评分倒数第二的是《浪漫的断章》,当时电影映后QA环节引发热议,观众直接表达不满,台下甚至响起此起彼伏的“退票”声音,还有观众怒斥电影不尊重女性,并怒骂导演,指责电影虐待动物等等。
其他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电影放下不表,再说特别展映/首映单元。这部分基本都是相对“重量级”的作品,其中有的作品确实给导演长脸,比如吕克·贝松的《狗神》广获好评,拿下了3.3的场刊高分,豆瓣评分也涨至8.0。
但也有不太争气的,比如田壮壮监制、知名导演刘苗苗的《带彩球的帐篷》,背景很强,主演也是莫西子诗,然而场刊评分仅1.5,最爱文艺的豆瓣评分也不高,五条热评有三条两星差评,其中有观众嘲讽“不如看100分钟风力发电机的空镜。”
而被贾樟柯特别推荐,最引人注目的《红毯先生》评分也只有2.0,口碑连刘德华也带不动。作为“创飞”整个娱乐圈的电影,《红毯先生》的娱乐性不用担心,宁浩的创作风格也保证了电影的喜剧输出,但这部电影映后既有周冬雨连说7个“好”字的盛赞,也有不少观众打出一星、两星差评,甚至批评电影结尾直接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