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中医不灭,天理难容!”
2006年,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功耀,突然发起废除中医的运动,甚至还呼吁上万名学生一同在请愿书上签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为何张功耀如此反对中医?最后结果又如何呢?
一、坎坷的中医传承
早在原始社会时,聪明的古人就已经发现了可以治病的植物。
直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就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理论,就连针灸、汤药等治疗方法,也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
此后的时间里,张仲景、孙思邈等神医相继问世,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著作。
更重要的是,在国力昌盛的唐朝,许多前来朝拜的属国,将中医带回本土发展,逐渐衍生了不同的中医流派。
例如如今的日本、韩国和朝鲜的医学,都是由中医为基础发展而来。
但自金朝之后,中医就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尤其是当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后,西医逐渐成为先进和科学的代名词。
在那个反对封建的岁月中,严复、鲁迅、梁启超等人先后扛起反对中医的大旗,将中医称为旧医,高喊“旧医不除,新医不兴”的口号。
经验丰富的中医门前门可罗雀,西医门前却排起长龙。
尤其是鲁迅的父亲曾身患重病,幼时的他经常带着家中的东西去典当行换钱,再用换来的钱买些稀奇古怪的中药,以此延长父亲的生命。
只可惜鲁迅的父亲还是没能痊愈,最终永远闭上了双眼。
从此之后,鲁迅就对中医充满不信任。
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人都与鲁迅一样,因为中医没能救活至亲,再加上外出留学,因此对中医产生了误解。
再者当时国家对中医的监管还不完善,许多人并没有太多本事,甚至连师傅都没有,只是看了几本医书,就开始靠着开医馆赚钱。
有些人误打误撞治好了病,有些人虽然没治好病,但也没有发生恶化的情况。
就这样,愿意耗费几十年踏实积累的好医生逐渐减少,江湖骗子越来越多,导致许多人对中医产生了怀疑的态度。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以及不了解中医的情况下,很多人将其归为封建迷信,逐渐丢掉了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医学。
好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终于有了合法地位,甚至被写进《宪法》之中,这才让中医有了发展的基础。
令人没想到的是,几十年之后的中南大学中,一位名叫张功耀的哲学系教授,竟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再次发动了一场反对中医的活动。
二、《告别中医》
张功耀出生于湖南,获得硕士学位后成为中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系的教授,创作出多部著名的哲学著作,很快便成为中南大学的知名教授。
但在张功耀取得一定成就之时,他却没有在自己的领域继续深耕,而是将目光对准了中医。
作为科学技术学的专家,张功耀自然十分崇尚科学,而中医理论及经验无法用科学方法进行解释,也就成为张功耀批判的焦点。
在给学生上课过程中,张功耀多次向学生说道,
“中医是伪科学,是封建愚昧的产物。”
“中医无法用科学角度来解释,一些重要毫无道理,本质上就是哗众取宠。”
在张功耀的煽动下,许多学生也深刻思考起这个问题。
只不过当时街道上四处充斥着西医,导致许多学生对中医没有本质上的了解,逐渐接受了张功耀的思想。
为了让自己的理论看起来更科学,张功耀还从科学角度进行举例论证。
比如中医已经许多年都没有进步,已经无法顺应时代潮流,而且中医还缺乏因果关系,没有令人信服的实验论证,不应该将应用在病人身上。
他还表示而且许多中药是不折不扣的毒药,就连烧焦的头发和指甲、寡妇的床头灰、上吊的绳子等,看似与治病八竿子打不着的物品,都是可以入药。
在信奉西方科学的张功耀看来,这些物品的成分并不稀奇,根本没有任何治疗功效,让病人吃下这些毫无依据的中药,无异于服用毒药。
越是思考这些问题,张功耀就越是对中医产生巨大的怀疑。
于是他立刻写下了《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并在各大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宣传自己的观点。
这篇文章中,张功耀大言不惭地表示,中医比西医起源晚,不思进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应当被淘汰,还叫嚣着,“中医不灭,天理难容!”
文章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上的轩然大波,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抒己见,是否取消中医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就在这时,张功耀再次发起了万人签名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国家删除《宪法》中对中医的保护与支持,同时取缔所有中医,推广西医。
对于中医研究以及现存的中医师,张功耀也倡导他们转入西医研究。
而网上关于中医与西医的争论,也进入了一个白热化阶段,网友们纷纷讲出自己经历的故事,支持或反驳张功耀的行为。
三、不同观点的争辩
在张功耀的公众账号下方,一名学习中医的学生发布了一篇名为《不如改行学西医》的文章,文中记录的是这名学生的真实经历。
在父亲的建议下,本着年纪越大越受欢迎的想法,这名学生选择了中医专业,而且跟随在省级中医身边学习。
原本想着早日学成悬壶济世,不成想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抄写药房。
此后的五年时间里,这位学生一直都在做着最基础的工作,学习内容也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
虽然虽着老中医积累了不少经验,却依然没有单独坐诊的能力。时间一长,他的内心就开始动摇。
一天晚上,他严肃地询问自己的室友,“你们知道中医治好过什么疾病吗?”
他的室友中有中医专业的学生,也有推拿和中药专业的学生。但无一例外,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面前的情况,这位学生痛下决心,结束了五年的中医学习生涯,改为学习西医。
如今看到张功耀发起的网络签名活动,这位学生将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奉劝所有人重视西医,摒弃封建的中医。
这学生能从中医转到西医,很明显是他对中医的认知还不够。
首先中医需要学习大量知识,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学会。
至于他说的中医治好了什么病,他和室友都处于学习阶段,没有接触过更多的病人,更没有遇到过太多棘手的案例,自然不可能知道中医的神通广大。
与这位学生不同的是,还有许多人在网上分享了自己被中医治疗的过程。
据说一个小孩患上了鸡胸病,西医给出的结论是缺乏钙元素,需要手术才能治好,而中医号脉后则给出了肺气郁结的诊断,只花了一两百元就治好了。
还有些人因为受伤导致感染,到医院去要做大量检查不说,同样需要动手术。而中医却只给开了一个星期的中药,就治好了这个疑难杂症。
除了吃中药外,中医还会用推拿按摩、针灸等方式治疗疾病,而且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来说,中药却更加安全、健康,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反观化学合成的西药,虽然提取的是治病所需的元素,却无法否认它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它残留的毒素。
这种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学制品,对身体的污染可想而知。
对于网上关于中医中药的真正见解,张功耀却选择视而不见,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积极鼓吹西药的优势。
殊不知,在张功耀等人号召大家丢掉中医时,他们就已经率先丢掉了自己的民族脊梁。
四、牺牲品
在张功耀的观点中,中医已经落后得一无是处,反倒是西方医学更加先进、更加科学。
但张功耀忽略了一点,中医是中华文明这片特殊的土壤之中,开出的代表智慧的花朵,远非外来的西医可以代替。
而且中医融合了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方法,更注重对天地人文的研究,是通过大量经验积累而来的宝贵财富。
之所以无法用西方科学的观点来解释,是因为这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科学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现在的科学无法解释中医,并不是中医没有科学依据。
几千年来的成功经验证明,中医是最科学、最行之有效的医疗办法。
更何况中医需要熟知许多生涩难懂的知识,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通常要耗费几十年的努力,当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时,学习中医的人数就大打折扣。
而且相对于中医的以养代治、痊愈时间长来讲,西医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却有着立竿见影的优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与西医各先进仪器下的检查基本一致,只不过中医完全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代替先进仪器寻找病因。
由此可见,中医与西医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对于西方传入的医学,我们应该学习、借鉴,而非一味贬低,对于中医更不能全盘否定。
殊不知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已经开设了大量中医馆,甚至将中医融合本土文化,演化成适合本土的独特医学。
就连《伤寒杂病论》的许多药方,也已经被日本申请了专利。
如果中医真的一无是处,外国人会争先学习中国经典医学作品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发起取消中医的活动中,张功耀仅针对中国的中医提出质疑,而忽略了外国积极引入中医、开设中医医馆的事实。
甚至对于比中医起源更为久远的古埃及医学,张功耀持支持的态度,唯一针对的,只有中国的本土中医。
他之所以在公众场合发表针对中医的言论,除了哗众取宠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撇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向西方文化靠拢。
究其原因,就是张功耀对中华文化的自卑。
好在像张功耀这样的人只是少数,更多的中国人还是能够明辨是非,从心底认可中华文化,这才让那些想要取缔中医的跳梁小丑销声匿迹。
而张功耀这场“取消中医”的风波,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以及国家的干预下,到2006年的年底,开始趋于平息了。
据说最后统计联名的人只有200余人,对此张功耀还在网上声称,“压力太大,不再谈中医问题。”
结语:
用一篇漏洞百出又与事实相去甚远的文章,企图摒弃中华传统文化,张功耀的行为无异于动摇中华文化根基的叛徒。
即便在今天,中国依然存在这样对民族文化不自信之人。
唯一令人开心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古人的智慧,对于发展中的中医,我们也要给予更多的支持。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