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宣告成立,作为播音员,丁一岚对天安门城楼上的盛况最清楚不过。

1997年的一天,丁一岚在电视节目上,突然听到主持人说,毛主席当时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丁一岚听到主持人这样说,当即意识到不对,在印象里,毛主席根本没有说过这句话。

这是涉及到历史真实性的问题,如果媒体将错就错,很容易对观众造成误导。

几天后,丁一岚亲自向电视台领导反映这一问题,建议他们纠正错误。

那么国庆大典上毛主席究竟说了什么?丁一岚又有怎样的传奇经历?

革命熔炉里淬火成长

1921年,丁一岚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职工家里。

从中学起,她就积极接受进步思想,彼时的中国饱受侵略之苦。

然而,国民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消极抗日,丁一岚便和同学们走上街头示威游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民族开始全力抗战。

由于最初抵抗不力,北平、天津先后沦陷。

此时的丁一岚刚刚16岁,为了心中抗日救国的理想,丁一岚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延安接受革命淬炼。

在延安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培训,丁一岚的思想更加成熟,革命理想更加坚定。

培训结束后,丁一岚留在党校担任俱乐部主任,负责宣传工作。

这对于年仅17岁的她来说颇有压力,丁一岚晚年在回忆最初的革命工作时表示,自己感觉身上的担子很重,必须尽最大努力完成党交给的重任务。

丁一岚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第二年,丁一岚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派往晋察冀敌后根据地从事宣传工作。

从那之后,丁一岚正式和新闻宣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根据地,他的主要工作是采访抗日战士们的优秀事迹,撰写新闻稿件,向晋察冀日报供稿。

在她的努力下, 一大批抗日事迹在报纸上发表,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军心士气。

1942年,丁一岚调进晋察冀日报工作,从事文稿编辑,同时还负责从敌人报刊中摘录重要信息,每日汇总给根据地领导参考。

此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也是最为艰苦的年代,他在领导的关心下,和邓拓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孩子。

为了孩子安全,也为了方便工作,丁一岚把孩子寄养在一个村民家里。

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下,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1945年8月15日,当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丁一岚迅速把这一喜讯通过各种方式向根据地广大军民进行宣传。

他带领宣传队逐个村子高喊“日本鬼子投降了”“抗战胜利”的口号,丁一岚的有力宣传,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也赢得了报社领导的表扬。

因为丁一岚有新闻宣传工作经验,声音也甜美动听,1945年8月,晋察冀日报改编为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后,领导让丁一岚担任播音员。

从那之后,丁一岚成了一名广播员。

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并很快攻占张家口,丁一岚和同事们被迫转移到阜平县栗园庄,重新搭建起广播电台。

由于战争环境复杂,解放战争最初几年,丁一岚和同事们不得不到处转移播音阵地,有时候为了便于信号传播,他们甚至需要爬到山头上播音。

那两年,阜平县山坡上、土房里都有过丁一岚的战斗身影。

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在元旦这一天,丁一岚亲自播报了毛主席的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广播一经播出,迅速引起极大反响,也极大振奋了全国民众同蒋介石集团战斗到底的决心意志。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急缺业务骨干,一向表现出色的丁一岚被调入新华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

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作为一线播音员,他见证了北平这座古老城市恢复建设的全过程,更见证了开国大典的举行,他还作为开国大典播音员,全程播送相关新闻。

新中国成立前的紧张准备

北平虽然和平解放,但在几十年战争动荡中,这座城市缺乏管理,破败不堪,大街上处处都是垃圾。

解放军入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大扫除,恢复城市风貌,迎接即将诞生的新中国。

为了更高效恢复城市面貌,3月8日,北京市成立清洁运动委员会,统一领导各部门大扫除工作。

据委员会统计,整个北京市一共有垃圾超过50万吨,仅故宫内就有20多万吨垃圾。

大扫除第一步就是清运垃圾,在垃圾清运过程中,需要广大市民积极配合,认真清扫各自门口的垃圾,而后由清运工人集中运出城外。

除了大量垃圾,清运工作面临很多难题,比如,清洁工人不足、运输车辆严重短缺。

无奈之下,委员会只能向城外驻扎的军队求助,请求军队派遣车辆帮助运输。同时,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让北京20多万失业人员加入到清运工作中。

经过3个月的努力,北京大部分垃圾都得到了清理,城市道路也得到了修复,大街小巷焕然一新。

在开展城市大扫除中,新中国成立的各项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1949年7月1日,中央成立了由周总理担任主任的开国大典的筹备委员会。

经过研究论证,委员会决定于10月1日建立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

本来,开国大典是要在上午举行,可是最后考虑到安全因素,定于下午3点才开始。

彼时,国民党在成都、广州等地都有飞机,尤其是位于浙江的舟山群岛威胁最大,国民党的B-24轰炸机航程远达3300多公里。

可是如果轰炸机在下午对北京进行轰炸,就无法在天黑前返回机场,因此,国庆大典事件才定在了下午3点。

为了以防万一,北京城四周还是做了严密的防空部署。

参加阅兵的飞行部队也随时做好平战转换,确保有敌情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全国人民都热烈期盼着那一历史性时刻到来。

此时,新闻机构也在做着积极准备,确保开国大典的画面和声音能第一时间播送到世界各地。

当时,全国都没有电视机,大家收听新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收音机,转播的压力全都在新华广播电台上了。

更严峻的问题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国家没有成熟的直播经验和技术,一切需要重新探索。

为了更好实现实时转播,指挥部在天安门广场管理台上方专门建了一个小房子,便于播音员能及时看到城楼上的情景,也能看到广场上民众庆祝的情景。

工作人员还从缴获的器材中寻找质量最好的话筒,用于广场扩音和播报。

这些技术问题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挑选2个素质过硬的播音员。

经过全面考察,最终丁一岚和齐越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

担当播音重任,见证历史一刻

丁一岚接到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新中国成立举世关注。

要想让全世界华人第一时间得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无线电广播的方式。

从确认担任开国大典播音的任务后,丁一岚和齐越久开始了精心准备。

他们在播报声音上要饱含激情,更要播报准确,让全世界听众身临其境。

那段时间,在保密情况下,丁一岚每天认真熟悉大典流程,反复背诵相关稿件。随着时间推移,她和丁越压力越来越大。

10月1日,他们接到一项重要任务,要在上午10点准时向全世界发出预告:“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下面播送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仪式,将于近日下午三点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短短几句话,字字千金,这是一种正式预告。

播送完预告,距离大典正式开始只剩下5个小时。

丁一岚和搭档于中午一点就来到天安门广场,进一步熟悉现场环境。

一夜未睡的毛主席在中午补了一觉。

中午1点李银桥准时叫醒毛主席,为毛主席出席开国大典作最后的准备。

李银桥认真的帮助毛主席穿上呢子料的中山装。

短暂休息后,毛主席于2点钟来到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中央会议,宣布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随后,毛主席和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纷纷坐上了汽车前往天安门广场。此时的台下人潮涌动,人民群众欢呼声此起彼伏。

毛主席提前登上天安门城楼,丁一岚一边观察城楼上的情景,一边一丝不苟的进行着实时转播。

3点整,毛主席走到麦克风前,用浓重的湖南口音郑重像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随后,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天安门广场下群众无比激动,个个眼含热泪。

升旗仪式结束后,便是持续3个小时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游行队伍经过天安门城楼前,每个人都热情的欢呼着“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站在城楼上,不断像游行队伍挥手致敬,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毛主席还不时探身到栏杆外,向游行群众高喊“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

这些现场情景,都无一遗漏的通过新华广播电台实时向全世界进行播送,丁一岚看到这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始终眼含热泪。

全国各地无数听众都守在收音机前,丁一岚的的播报让每个人都真切感受到了现场的热烈、激动。

从中午1点多开始,一直到晚上9点20分,丁一岚和搭档齐越始终坚守岗位,连续7个多小时不断播送重要活动、重要时刻,他们的播报也载入了中国播音历史。

在此后很多年里,丁一岚的播报都成了播音专业教学范本,尤其是他们的敬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新闻工作者。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在完成开国大典的播报后,丁一岚始终奋战在新闻广播展现,她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女播音员,为中国播音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然而,在后来的特殊年代,丁一岚一家受到了极大挫折,虽然饱受折磨,但丁一岚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和理想。

丈夫邓拓得到平反后,丁一岚相继出版了《邓拓传》《邓拓诗词选》《邓拓书法选》《邓拓散文》《三家村札记》等著作,用以纪念挚爱一生的丈夫。

丁一岚退休后,仍专心撰写回忆录,搜集历史资料。

几年时间里,她先后出版了《晋察冀日报大事记》《晋察冀日报史》及《中国新闻史》,这些文字里,饱含她对革命岁月的深情回忆,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资料。

1997年,76岁的丁一岚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已经无法下床的她,仍然关心国家新闻事业。

有一天,她正在看一家电视台的综艺节目,突然主持人说的一句话引起她的注意。

那名主持人在栏目中说,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丁一岚马上意识到,主持人的说法有误。

作为开国大典的播音员,丁一岚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她确信毛主席根本没有说过这句话,主持人这样说毫无根据。

毛主席的确说过“中国人站起来了”,并不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且这句话并不是在开国大典上说的,而是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政协会议上,毛主席所作的“开幕词”里的一句话。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政协会议的开幕词上,毛主席说,“各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这里毛主席说的是“中国人”,而并非是“中国人民”。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却完全不同。

早在1949年6月30日毛主席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人民”二字做过专门表述,毛主席说,“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而“中国人”三个字不仅仅包含以上那些范围,还包括众多海内外华人华侨等。因此,毛主席在政协会议上说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

丁一岚在电视节目上发现主持人的表述错误后,并没有轻易放过。她认为,如果任由这种错误表述传播,很可能误导更多人。

病情严重的丁一岚当即给这家电视台写信反映主持人播报中的问题,建议他们在以后要注意用词严谨。

丁一岚在信中这样写道:“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讲话时,我和另外一位男播音员齐越站的地方离主席台只有十几米,当时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现在还保存着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的讲话录音。我认为毛主席在那样重要的时刻,那样重要的地方,宜读那样重要的两句话,应该准确无误地传下去,不能以讹传讹。”

由这件小事,不难看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严谨细致的理念始终深深印刻在丁一岚脑海里,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新闻人的敬业精神。

一年后的1988年9月16日,丁一岚因为病情严重,生命走到了尽头,享年77岁。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