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东又双叕打起来了。明面上交战双方一个是哈马斯一个是以色列,暗地里其实大家都懂,没有背后的大哥们点头&金援武器支持,那个有点像教室后排让其他同学讨厌反感的哈马斯是万万不敢如此大张旗鼓的向以色列发起冲锋的;而如果以色列背后没有大哥,又怎么可能如此骁勇从来不怕打仗呢?简而言之,一个受人鼓动想要打,一个有恃无恐不怕打,这一仗打得极有内涵!
普通人在战争初期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双方已经干起来了,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塌了多少建筑,至于开打的理由是什么,背后利益纠葛是什么则完全懵逼,而新闻媒体么,它们只是告诉你正在发生的暴力事件。
战争是需要实力的,从实力的角度出发,以色列捶爆一百个哈马斯也不会伤筯动骨,而哈马斯即使袭击一百次也不会让以色列伤筯动骨。将以色列喻为不怒自威的雄狮的话,哈马斯就像是总张牙舞爪但杀伤力有限的猫咪。哈马斯虽然嗜血残忍,行踪飘忽,但绝不傻也绝不蠢,为了忽悠新鲜血液的加入,他们会打着真主伟大的旗帜跟以色列打打闹闹,但绝不会将未来生存的老本也赌上。所以,背后的大哥们,一定付出了不少真金白银,才能说服他们如此疯狂地冒险!
哈马斯与以色列到底谁是谁非?谁是背后的大哥?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这场战争的结局会怎样?有没有可能演变成第六次中东战争?……问号虽然很多,但其实解答非常容易。
我先挑最简单的问题”战争的结局会怎样”来回答一下,这个其实没悬念大家也都知道。雄狮认真起来,收拾一只小猫咪,哪怕是一只发疯的猫,还不是小菜一碟。武力值的悬殊差距让这场战争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以色列会揍得哈马斯东奔西走狼狈逃蹿,而哈马斯杀敌一百自损一万。以色列吃亏在哈马斯的突然袭击,但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体量的优势就会立刻显现出来。所以,引发第六次中东战争更是杞人忧天了,预计还没有域外国家介入,哈马斯已经鬼哭狼嚎地散了,但以色列显然在打疼哈马斯后也不会收兵,会长期地执着于对哈马斯的追逐猎杀定点清除,毕竟以色列是中东平头哥,打他一拳是要还十拳甚至更多的。
不过,以色列也有需要检讨的地方。它本处于四面树敌之境,为何放松了警惕?为何很多据点在哈马斯冲击时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状态?预计名声在外的情报机构摩萨德,将会有人对此负责,等等着丢官弹劾罢免的命运。
至于哈马斯与以色列谁是谁非,首先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的命题,其次大家立场不同见解不同知识结构也有差异,所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于我而言,我是支持以色列,但又有那么一点点同情巴勒斯坦的(注意不是哈马斯),或者直接一点我站在以色列这边。
以色列是一个世俗化的国家,现代文明,开放民主,重视教育、科研、民生,同时又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一言以蔽之国家有力量民众有保障;而哈马斯或巴勒斯坦则是宗教化的组织&国家,宗教是信仰我们予以尊重,但至少你不能让你的信徒轻则得咎,重则丢命,更不应该用教规将国家捆绑得严严实实,搞得民生多艰!从生存生活,现代文明的角度来说,以色列已经赢了。
有人会说,以色列占了巴勒斯坦的土地,鸠占鹊巢,恶意霸凌,历史上那压根不是以色列的地盘,以色列是侵略者。坦诚的讲,历史上的纠葛历史上的交缠多了去了。以色列的历史还能追溯亚伯拉罕的美索不达米亚及迦南之地,追溯到摩西出埃及,追溯到建立所罗门王国呢?如果以色列拿所罗门说事,说某某某历史上就是以色列的,那埃及、约旦、沙特、巴勒斯坦又该如何应对呢?历史是镜子,不是定制,这就是我的观点,换句话说就是:历史上你是哪里的人并不重要,现在哪里把你当人才最重要。太久远的历史扯也扯不清,扯得太多也过于烧脑,那我们扯一个近一点的常识:以色列的占领地是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其实是从约旦和埃及手里接管过来的,跟巴勒斯坦没有关系,事情发生在1967年(年限如记错请私信提醒我)。而巴勒斯坦国于1988年才在阿尔及利亚宣告成立,其自治政府“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1996年才成立。以色列怎么可能在巴勒斯坦国不存在的情况下侵略了巴勒斯坦国呢?!这是一个逻辑上的谬误。
此外哈马斯是恐怖组织,这不折不扣,经联合国确认。以色列是联合国会员国之一,也经联合国确认。一边是恐怖组织,一边是正常国家,站在哪边其实很容易选择。再看看哈马斯对付以色列的手法吧,用高达数千枚火箭弹无差别的袭击以色列,不区分军事&民用目标,冲入以色列居民区后,搜捕以色列平民,极尽羞辱折磨,比如游街示众,当众脱衣耳光。他们甚至在网路上直接这样写:俘获的以色列女人值得被像动物一样对待。以色列受伤的士兵像被拖死狗一样拖来拖去,以色列的妇女被扒光了当街羞辱伤害,平民被粗暴地绑架到巴勒斯坦当人质……网络上的图片视频很多,相信大家也已经看到了。谁针对平民,谁在道义上就已经输了!
背后的大哥是谁,为何要选在这个时候呢?就要放在俄乌战争、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恢复邦交互动的大时空大背景下来看了。
饱受制裁的俄国正跟乌克兰打得难解难分,大家应该能明白当下它最缺少的有两样:一样是武器一样是美元。武器很大程度上来讲,要依靠美元来换。那美元怎么挣呢?它最能挣美元的是啥呢?石油!石油涨价了,美元自然而然就挣得多了。经济疲软,国庆期间国际油价刚刚经历了一波暴跌,如何能让石油价格快速上涨呢?战争!尤其是牵涉产油地中东地区的战争!于是,这种情况下,哈马斯成为了火药桶!成为了利用的工具!
另外,大家还记得北韩国曾与俄国建立合作阵线的事情吧。前阵子,世界最强80后还到访俄国与大帝商谈合作框架。俄国是弹尽,北韩国是粮绝,合作框架的方向自然是一个要拿到枪弹一个要拿到粮草。按照时间点来算,经过前期的筹备后,近日应该是枪弹北上输送进俄国的关口了。这么一个重要的关口,如果大家都盯着显然很不好。那就需要一个重大的突发事件,转移一下世界的视线。什么事件最能吸引眼球呢?显然是杀人放火啊!干杀人放火比较拿手的是谁呢?找哈马斯显然是找对人了!
有意思的是,在哈马斯突然袭击以色列后,以色列驻俄大使在网络上发文:以色列正在与俄罗斯就哈马斯局势进行接触。这事跟俄八杆子打不着,跟他没有任何鸟关系,以色列会艾特大俄?找到大俄,说明以色列清楚谁是话事人,谁能立刻稳住局势。
另外,策划这事,大俄当然也不可能是孤立无援的。大家都知道,美国当前正致力于让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实现邦交正常化。如果这个努力得以实现,被孤立被遗弃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伊朗。只要阿拉伯与以色列一天未实现邦交正常化,那么伊朗针对以色列好歹会有阿拉伯世界的背书支持。但它们如果关系正常化了,就没人为伊朗站台了。所以,伊朗应该在背后支持了哈马斯的行动。
最可惜可怜的其实是那些哈马斯最基层的信徒,他们首先会沦为炮灰,成为以色列复仇炮弹下的鬼魂。其实,哈马斯的指挥官也明白这一点,对以色列的袭击必然会招致十倍乃至百倍的报复。可他们为何还要杀敌一百自损一万呢?道理很简单:杀了敌,成绩是哈马斯指挥官的,他们还以此招募更多的新人;而战损么,指挥官们有几个在前线的,他们有的是地方躲藏,普通哈马斯士兵的死并不会触动他们。最最重要的是,背后金主的真金白银像水一样流进了他们的口袋,而代价由他人承受,用他人的命换取自己的富贵,何乐而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