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人的一生多少痛苦多少忧,若这一切都是预定和天意,那人生不过是强者的游戏,弱者却离不开泪水和悲剧。但造物主早有美好的计划:让人可以在有限的光阴中,为那永恒的生命做出决定!...

相关资源:- 点击获取

电影自其诞生就充当了一个国家最好的名片,就像伦敦奥运会展示《火的战车》与《猜火车》,《中央车站》与《上帝之城》一直被视为巴西的两张名片。《上帝之城》的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担任了开幕式的导演,而巴西国宝级女演员,出演了《中央车站》的费尔南德·蒙特纳哥则在开幕式上朗诵了巴西大诗人卡洛斯的诗篇《花与恶心》。

这部拍摄于1998年的《中央车站》曾经被许多影评人盛赞为“世界上最美的电影”,当年一举夺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女主角奖,时至今日,好评如潮。

《中央车站》的导演沃尔特·塞勒斯还曾导演过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关于切·格瓦拉早年横穿拉美大陆的《摩托日记》,从两部电影可以看出来,他个人对“公路片”类型是非常擅长的。

中央车站

电影的名字中央车站,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之地。

仿佛巴西社会的缩影,贫穷与富有者都在这里,南来北往的人群有显贵者,更多的是文盲与穷人。

车站的治安似乎也并不好,有人抢劫,但是看得出来抢匪也是不高明的底层人,抢一点小东西,但是尽管小的抢劫,抢匪被抓住后就随随便便被枪毙,这是一个法纪废弛的国家,让人困惑这里有一种混乱,但又有某种秩序。

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里面有电影的主人公,一个叫朵拉的老女人,她又老又丑,满脸雀斑,坐在车站里面替一些文盲写信赚钱。

她很自闭,做过老师,没有父母,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生活拮据,百无聊赖,最大的乐趣是拆那些请她写信人的信和邻居朋友艾琳阅读取乐。她们把不认同的信就随随便便撕掉,有争议的就锁在抽屉里面以后再说。

一天来了一个女人,说要写信给耶稣,说认识他是自己最大的不幸,耶稣这个名字让我一开始以为是玩笑,以为她放肆的诅咒神,但等她第二次带着儿子出现,想要收回上一封信,告诉她自己的思念,他们的儿子约书亚很想见他时,我们才知道真有一个叫耶稣的男人。

就在走出站门的一刻,女人就被车祸撞死了,约书亚瞬间成为孤儿,没有赔偿,没有关照,他成了中央车站的流浪儿,想要超朵拉要回父亲的信,自己去邮递,但是朵拉并没有同情他。

导演就这样用一个欲扬先抑的手法开场,看到女主角的所作所为,你会觉得这是让人很讨厌的一个女人,卑鄙无耻、冷漠麻木,不讲规则。

然而上帝似乎有着奇妙的安排,约书亚就像一个小天使出现在她自闭的生活里,一次次拷问她的内心。在《圣经》里面约书亚是在摩西之后成为希伯来人的领袖,带领他们走进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朵拉哄骗把约书亚卖给了人贩子,用卖来的1000美金买了一台电视机。而也是在听了朋友们说,这些孩子不是被卖到富有人家,而是被弄死贩卖人体器官以后,她内心的恐惧与良心发现,去把小男孩儿抢了回来,协助他踏上了寻找父亲耶稣的道路。

约书亚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小男儿,他会自豪的投入想象的怀念自己已经记不清样子的父亲,小男孩儿的表演非常精彩,他真名叫奥利维拉,原来是在里约热内卢机场擦鞋,导演沃尔特·塞勒斯用了1年时间从1500人中选中了这个小男孩儿,电影神奇地改变了他的命运。

约书亚与朵拉一路的旅行,伴随着争吵与相依相伴,壮阔的巴西大地,独特的拉美风情在一大一小两个人的行程中展开,它是如此的广阔、如此的壮美、如此的贫穷、如此的丰盈。

这是一次寻父之路,
也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

- 还是一次信仰之行。

他们路上遇上过一个好心的卡车司机。如同公路片那样,旅途中碰到带着故事而来的人,然后又擦肩而去,朵拉爱上了这个传道的司机,她整理衣装,描口红,一生的孤寂没有结婚,却一样渴望爱情,只是传道司机落荒而逃,朵拉伤心的趴在窗框上落泪,安慰她的是身边的约书亚,夸奖她画的口红,乃至于后来为她买了漂亮的裙子。

爱是让人从自私市侩逐步转化到良善,人与人的关系又总是彼此创造,互动变化的。朵拉与约书亚,仿佛圣母与圣婴,随着旅途的深入走向圣洁。

导演在他们一路的行程中不停的出现宗教的符号,比如开车司机车头上的耶稣像,比如打车的路上约书亚和车上的人唱起歌颂灯神的歌。仿佛神有惊无险地守护他们寻找的脚步。

路途的终点仿佛是遥远的天边。

当约书亚找到母亲遗留的信的地址,他飞奔到小屋的时候,导演用了一个大远景镜头,那是天边孤零零的房子,却并非想象中温暖的家的天堂,父亲早已经搬走,他们只是得到人生下一站的线索。

这是一次开始并不坚定的旅行,你不知道你的信心会随着这个小男孩儿走多远,朵拉就像在天使带领下游历地狱、炼狱与天堂的但丁,《神曲》式的旅行始于人生的自我迷茫,他们在身无分文,寻父无果,希望渺茫,无助绝望中爆发了旅途中最严重的争执,朵拉的话语深深的伤害了约书亚,小男孩儿闯入祈祷的人群中,这段镜头非常漂亮,宗教的祷告声与人精神的迷狂感交织,冥冥之中似乎有神启,最终朵拉眩晕的倒下,完成了人生一次重大的顿悟。

电影的结局很难说清楚这种感觉是悲剧还是喜剧,父亲耶稣终究没有出现,只是留下了快回来了希望,但是约书亚找到了摩西和以赛亚两个哥哥,他们对父亲耶稣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们心目中渴望或者记忆中有的是一个慈父,他带着约书亚看沙漠,教会摩西做木工,就像《圣经》里面耶稣的父亲约伯也是木匠出身一样,但是父亲也留给他们酗酒的,出轨的痛苦记忆。

对于他们的母亲来说,似乎怨他,但是又都很爱他,父亲形象的缺失与存在,对于每个孩子的生命的意义,成长与探寻有着某种更为耐人解读的象征意蕴。

朵拉依依不舍的走了,她在离开的公交车上写着送给约书亚的信,我们不知道这信会不会邮递出去,但是蒙太奇的剪辑里面仿佛约书亚已经听到了信里面的话语。

写信,这个在互联网时代似乎已经销声匿迹的举动,在巴西是一门生意,它是朵拉谋生的手段,在这个拥有着庞大文盲人口基数的国家里面,文字的书写是少数人才会的技能,这是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那些写信的庞大人群,诉说着什么?表达着什么?邮递着什么?耶稣是否收到?能否听到?

似乎这些都不重要,有些信他们似乎也不在乎邮递到哪里,亦或是就是写给天国,这只是寄托一种人生的希望,朵拉这个代为写信的人也许是他们唯一能够找到倾听和表达内心真实隐情的人。

获取资源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