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跟历史上一样,在面对西方化的对手时,不管是芬兰军队还是乌克兰军队,俄罗斯军队的损失都很大,但当战争长期化后,优势就转移到了俄罗斯这边:俄罗斯可以依靠更雄厚的国力,尤其是人力资源,即便不能拖垮对手,也能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筹码。现在,西方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够给力,俄罗斯的传统优势正在发挥出来,特别是克里姆林宫不在乎俄军人员损失的情况下。
据《防务新闻》报道,俄罗斯政府在2024年财政预算中,将军事开支大幅提高到了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的6%,这还仅仅是明面上的,而在其中,俄罗斯军工业获得了大量资源投入并早已进入战时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表示,在盟友的支持下,“俄罗斯几乎已经完全进行了军事重组”,为战争长期化甚至扩大化做准备。
来自盟友的支持,让克里姆林宫在遭遇了严重装备损失后,依然有能力继续保持优势,将战争继续下去并再次夺取了战场主动权。
包括Oryx和“前线情报局”(Frontelligence Insight)在内,多个智库和开源分析机构发现,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损失了大量重装备,根据各种图片和视频等可视证据,Oryx记录到,截至今年3月24日,俄罗斯军队已经损失了包括2856辆坦克在内的超过15000台地面装备、106架固定翼飞机、135架直升机和20艘舰船,而实际损失可能更大;连我们都可以看到,俄罗斯军队现在正使用包括T-55主战坦克在内的大量老式武器。
尽管卫星图片显示俄罗斯装备坟场里的装甲车很快就要耗尽,大量图片和视频也显示俄军缺乏装甲载具,在进攻时只能使用根本毫无防护力的全地形车,但至少是现在,俄罗斯军队依然拥有装备优势:在面对俄罗斯这样体量的对手时,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偏少,与二战期间的《租借法案》根本没有可比性,缺乏装备和弹药严重限制了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并导致其在失去战场主动权后再次处于不利的防御状态。
克里姆林宫为了得到这些好处,不断获得新的盟友,试图极力摆脱目前的外交孤立状态,而不管这个盟友是不是国家行为主体:在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战争中,克里姆林宫以“中立”的身份向哈马斯等提供了大量外交支持,以至于莫斯科恐袭事件发生后,克里姆林宫震惊于俄罗斯为何会成为极端宗教组织的恐袭目标。
克里姆林宫现在最主要的拉拢对象,就是实际上控制了阿富汗的塔利班。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政府准备将塔利班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俄罗斯外交部表示:“至于终止塔利班运动恐怖组织地位,外交部、司法部等专门机构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最终决定将由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层作出。”
稍早一些,俄罗斯总统阿富汗事务特别代表、外交部第二亚洲司司长扎米尔·卡布洛夫告诉塔斯社,塔利班已获邀参加今年5月份举行的“俄罗斯-YSL世界:喀山论坛”。
这里需要提醒各位读者注意的是,即便是在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包括塔斯社、俄新社以及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内,俄罗斯官媒在提到塔利班的时候,已经不再在其名称后备注“在俄罗斯被禁止”的字样了,俄罗斯官媒很及时地领悟了克里姆林宫的精神。
当俄罗斯正在积极地拉拢盟友、利用盟友的同时,乌克兰的支持者们在干什么?或者直接说乌克兰最大的支持者美国在干什么?明明知道美俄之间的关系已经极度恶化,却依然在拖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坐视乌克兰人被轰炸、炮击,似乎对美国失去盟友的信任甚至失去二战后获得的世界领导地位无动于衷,难道真是那句话,美国人靠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