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年金秋九月之际,我国的授衔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
在场的都是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臣,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然而在乌泱泱的人群中,却有一个人显得局促不安。
这人在仪式中被授予了大校的军衔,可相比他人受衔的喜悦,他在仪式结束后却显得落寞不已。
此人正是尹先炳,他从军以来参加了众多战役并立下了赫赫战功,抗美援朝时更被派往朝鲜作战。
可就在战争胜利即将班师回朝时,尹先炳在朝鲜的一桩风流韵事暴露在人前。
也因为这件事,尹先炳只被授予大校,而他曾经的下属秦基伟都被授予了中将,这让他的心中十分不好受。
在授衔结束后第二年,尹先炳更是被开除了党籍。
尹先炳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是如何立下赫赫战功的,为何后来又落到个开除党籍的境地?
参军作战
尹先炳1915年出生在湖北汉川县,少时他便和众多青少年一样,怀揣着报效国家的理想。
可彼时的民国政府领导者显然并非明君,人民在国民政府强权的统治下更是怨声载道。
尹先炳作为热血青年,自然不愿加入到国军队伍里助纣为虐,在15岁这年他毅然选择加入到红军的队伍中。
之后,他跟着红军大部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中去,凭借在队伍中的英勇表现成为红四方面军的营长。
抗日战争打响后,身经百战的尹先炳开始凸显出军事方面的潜能。
1938年2月,已经成为八路军特务团参谋长的尹先炳,与政治处代理主任的谭善和,带兵去往八路军总部报道。
在报道后因为战事紧张,朱德当即安排两人投入到战斗中去。
然而尹先炳和谭善和所带领的部队才刚组建没多久,装备差、也缺乏作战经验,许多战士连枪都没有,手头只有两枚手榴弹。
这意味着一旦和敌人开战,必须要速战速决,万一拖到了弹尽粮绝可就为时已晚。
尹先炳先安排战士们在日军必经之地埋伏好,他已经提前派人打探好,这是一支日军的运输队伍,车上装的都是弹药枪支。
在战士们的耐心等待下,日军的运输车开始出现在视线中。
等到车辆完全驶入大路上时,尹先炳立即发号施令:快!丢手榴弹!
霎时间,埋伏在旁的几百名战士将手中的手榴弹悉数向大路中间,行驶中的日军车辆被炸得猝不及防。
有的日军还未反应过来便已丧命,而有的则躲在车下拿起枪支负隅顽抗。
很快,尹先炳再次安排了第二次投掷手榴弹,这次死伤的日军已经过半,可我军的手榴弹也消耗殆尽了。
这时,尹先炳吩咐有枪的同志赶紧开枪,其余的则跟着自己冲下山坡,一行人在掩护下冲到了日军的车上,点燃车上的部分炮弹。
在上下夹击之下,残存的敌军很快就被我军尽数消灭。
战士们欢呼过后迅速前去清扫战场,将日军留下来的弹药枪支全部收缴,等到日军援军赶来到现场,尹先炳已带领战士们满载而后。
朱德元帅看着带回来的捷报和枪支也不禁开怀大笑。
他当众夸赞:“像今天这样的便宜仗,日后一定要多打!”
1940年初,已成为八路军特务团团长的尹先炳,接到调任成为冀西游击总队副司令员。
也是在这年,日军高层了扩大侵略的步伐作出了新的作战策略,他们企图将华北地区变成日军兵站基地。
为了粉碎日军的阴谋,刘邓二人下令冀西游击总队在三月初左右北上,寻找机会将日军歼灭。
尹先炳和冀西游击总队总司令员杨秀峰等人接到命令后,一直在研究要从哪方面作战,才能最快速的捣毁掉日军的根据点。
很快他们就将首个目标定为在元氏县附近的日伪军,尹先炳带着部队经过了好几日的行军到达了元氏县。
然而这次强攻却并未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几次的强攻无果后,尹先炳只得先将部队撤退到附近的南沙滩静候时机。
对于几次的失利尹先炳并未气馁,他认为必须得先总结出失败的经验,才能将往后的战斗给打好。
3月21日,正当尹先炳组织营队以上的干部,总结前期的失败经验时,没想到日军竟先找上了他们。
当时会议刚开到了一半,尹先炳正在发言的时候,“轰”的一声彻底打断了会议。
不少将士们都看到了从头顶上空飞过的炮弹,下一瞬这炮弹就打在了村子后方的山脊上。
这一下实在是太过惊险,要是这发炮弹没有打偏,那村子里的村民们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这下尹先炳哪还有功夫开会,他气愤道:“鬼子来得倒是快,我们还没去找他们呢,他们倒主动找上来了!”
尹先炳先暂停了会议,同时派出侦察兵打探日伪军的动向、总人数、行军路线。
侦察兵片刻不敢耽搁,快速奔往炮弹预计发射点,他们躲过了敌人的视线,将眼前的情况悉数记录下来。
侦察兵马不停蹄跑回了根据地,向尹先炳报告:“窑庄附近有大约300名日伪军在抢粮食,正从窑庄朝着黑水河前进。”
尹先炳听后皱起眉头,从窑庄到黑水河后就会途经我军根据地,势必少不了一场恶战,必须要先发制人才行。
经过长久的研究地形图,尹先炳早已对附近的地形了若指掌。
黑水河一带地势复杂、道路蜿蜒曲折,十分适合伏击。
本来冀西游击总队就是冲着歼灭日军来的,这下可得牢牢把握住了!
他快速根据地形定下了作战计划“正面顶住,两翼包抄,截断退路,歼灭敌人”。
要想将敌军一举歼灭,必须得要先诱敌深入,他先是派出了一个连队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他再三嘱咐连队战士“不要恋战,边打边撤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