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缀述在文章结尾
日渐“缩水”的万达
自恒大事件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事业一直不太景气,即使是主攻商业广场的万达,日子也不算好过。
比其他房地产企业幸运的是,万达获得了“场外援助”,众多金融机构为万达注资,帮助万达撑起现金流!
2024年3月30日,国内外5家金融机构一齐出手,向万达提供了600亿的资金援助,帮助万达度过现金难关。
但这600亿的资金,万达不是白拿的。接受注资的万达,在自家控股公司的持股占比降低到40%,五家金融机构的持股高达60%!
而且,这五家金融公司包含了“阿布扎比投资局”和“穆巴达拉投资公司”。这两家名字冗长的金融机构均来自中东阿联酋,不夸张地说,万达的部分股份,被中东大佬接手了!
很多人并不清楚,中东富豪们不仅有钱,眼光也是非常毒辣,在中国投资的时候,中东大佬们选择的都是“优质赛道”,比如蔚来汽车、宇通客车、深圳机场等。
如今投资万达,中东富豪便是看中了万达商管的成熟经营模式,毕竟万达在中国商场领域深耕多年,已经建立了极好的经营体系。
此外,低谷期的万达股权相对便宜,王健林也需要大笔现金来维持万达的现金流安全,中东的大佬正是看中了这个机会,才会其他金融机构一起,购买万达的股份。
中东公司之所以会“掺和”万达收购一事,是因为五大金融机构中的太盟投资的背后人——单伟健的“牵桥搭线”,获取股份、控制权的投资风格,也来自太盟投资的单伟健。
单伟健是何来头?他为什么要万达的部分控制权?
“放人一马”单伟建
2021年,单伟健联络了20多家机构、公司,购买万达商管的股份。当时,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只是略显颓势,万达商管的股份仍是非常值钱。
事实也确实如此,万达将万达商管21.17%的股份,卖给各个投资方,获得了380亿的注资。
同时,万达与各方对赌:万达商管将在2023年结束前上市,如果万达商管不能成功上市,万达不仅要以380亿的价格购回股份,还要按照8%的利率支付利息。
在这380亿投资中,单伟健代表的太盟投资占了一半,如果万达商管不能上市,万达就要仰单伟健的鼻息了。
事情并没有朝着王健林期望的方向发展。2023年底,万达商管的上市审批仍然无法通过,万达的对赌毫无疑问地输了。
380亿的对赌账单,万达当然拿不出来,投资赎回期满后,万达眼看要遭遇危机。
在这个关键时刻,单伟健放了王健林一马,他代表太盟投资,联合国内外极具实力的金融机构,再次对万达商管进行投资,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600亿投资。
这次投资解了万达的燃眉之急,不仅让万达摆脱了债务危机,还让万达有了充足的现金流。而且,此次投资没有附带对赌协议,王健林不再有上市的压力,老王终于能松口气了。
万达(或者说王健林)唯一丧失的,就是部分股权和部分公司控制权。这也意味着,单伟健可能插手万达的管理、经营工作,左右万达下一步的发展。
对单伟健来说,这种收购方式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他的投资生涯一直坚持着这种风格。
连买带卖还经营
单伟健并不年轻,已经70岁的他和王健林是同龄人,但他的路走得更顺一些。单伟健在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留美期间,单伟健的导师是大名鼎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有了好师承,单伟健自然有极好的事业门路。上世纪80年代末,单伟健便进入摩根大通投资银行,担任总经理一职。
此时的香港遍地黄金,经商、投资机会实在太多,单伟健也在香港完成了自己的初始历练。
积累了大量经验后,总经理的职位已经不够单伟健挥洒能力了,于是,单伟健在1998年加入了新桥资本。
单伟健在新桥资本名扬中国投资界,让他成名的事迹,就是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股权。
受9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第一银行经营困难,急需外部投资渡过难关。单伟健代表新桥资本,与汇丰一起竞争韩国第一银行的股权。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单伟健代表的新桥资本取得了胜利,买下来韩国第一银行的股权。
过了整整5年,韩国第一银行才恢复元气,单伟健此时将股份售出,获得了巨额回报,单伟健这个名字也响彻香港投资界。
韩国的银行让单伟健声名鹊起,深圳的银行让单伟健登峰造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些银行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深圳投资银行便是其中之一。当时的深圳投资银行急需整改,可即便出让股份,也无人愿意接手。
单伟健却果断出手,代表新桥集团购买了深圳投资银行的股权。但很少人知道,新桥获得的不光是银行股权,还有一部分经营权。
完成股权购买后,单伟健在业务上还在业务、运营上指导深圳投资银行,帮助其走出难关,直到2010年,新桥才把这部分股份售出,而这次股份售出的价格,达到了惊人的114亿!
2010年,功成名就的单伟健离开了原集团,加入了太盟集团,成为太盟集团的合伙人,从一个高级打工人变成了集团领导者,他的目光也由沿海看向了内地。
联想、阿里、宝钢集团……十几年来,单伟健代表太盟集团投资了各种知名企业,营收一度高达20亿!简直是国内的私募之王!而单伟健制胜的关键,就是他在购买股权的时候,同时获取管理权。
单伟健早年间接受采访的时候,曾透露过他索要控制权的原因。他要改变这些公司的管理模式,让这些公司转危为安,这样,公司的价值才能提高,他出售股权的时候,才能获得更多的价值。
如今,万达刚刚进入“第一阶段”,单伟健如何帮助万达走出困境,我们还不得而知,但万达早就转变投资、经营方式了。
谨慎的投资
目前,万达并没有放弃房地产投资,但万达偏爱的投资项目,是花费较少、风险较小、回报比较高的轻资产项目,用万达的名头获取高回报。
而那些投资数额极大、回报率较低、门槛较高的重资产项目,被万达慢慢舍弃,比如,万达已经很少再买高档写字楼了。
万达做出如此改变,还是因为其负债与营收的不对称。2023年上半年,万达的有息负债已经达到1400多亿,其中有300亿债款在一年内到期。
但万达的现金、流动等价物等资产不过146亿,无法偿还这些债务,因此,万达将手中的陈旧资产售出,追求快速变现。
此前,万达就不断变卖自身的资产,与金融机构接触,执行自己的出售广场的计划。
2023年12月,太仓万达广场的股权发生变更,大连万达退出,苏州联商接手;同月,湖州万达、广州萝岗万达广场均发生股权变更,且均由苏州联商接手。
从2022年到2023年,万达不断变卖三四线城市的万达广场,一年时间就卖出了9座,接手的有房企、保险等各种公司。
被变卖的广场并非经营不善,很多广场被卖出后,仍然人声鼎沸,商业价值极高。但万达却少现金支撑,将这些不动产变现才是硬道理。
有消息透露,万达不光要变卖三四线的广场,还要卖掉一线的相关场所,但这种说法迟迟没有得到证实。
卖出广场后,万达下一个破局点在哪里呢?人们从王思聪的行为中,能够瞥见一些蛛丝马迹。
2023年11月,王思聪曾与山东泰安的领导会面,签署了关于泰山文旅的项目。
王思聪负责的一直是与娱乐有关的项目,这是否能证明,王思聪在为万达寻找出路,万达下一个方向是文娱产业呢?
但万达工作人员表示,王思聪的“寰聚商管”是王思聪自己的事业,与万达无关,他的所作所为不能代表万达的言行。
结语
在控股公司中,万达只剩下40%的股份,虽然仍是最大的单个持股方,但王健林已经没有绝对领导权了。五大金融机构为万达注资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公司控制权。
单伟健代表的太盟集团,给了万达机会,让万达从危机中缓过来,也为自己帮万达崛起创造了条件。
单伟健能否帮万达东山再起?万达商管能否实现上市?都将在今后几年见分晓。
受不了中国卡脖子!欧洲要建超级电池厂反抗,外媒却忧虑技术水平
台湾电费猛涨11%,台同胞集体抗议,网友:快统一,大陆电费便宜
参考资料: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5111902114816428&wfr=spider&for=pc
- http://dzb.hxnews.com/news/kx/202312/28/2147829.shtml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059907767020732&wfr=spider&for=pc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资料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