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疫后经济复常不似预期,加上港人北上消费及报复式外游、旅客消费模式改变、人手荒、疫后加租等多重夹击,自通关后已有多间食肆和零售等店铺结业,而各区结业潮在近期更为严重,亦不止限于食肆和街坊小店。
单是在一日(3月31日)内,香港多区至少有10间店铺结业,令港人大叹无奈。
综合多区居民在网上发布的资讯,过去一个月相信有至少数百间店铺结束营业,以食肆和零售业的灾情最严重,而且不仅是街坊小店,连锁集团也捱不过疫后而缩减规模。
例如金记冰室在北区的7间分店差不多同时间结业;大昌集团旗下有38年历史的大昌食品市场28间门店亦结束营运,情况令人关注。
结业潮不景气持续笼罩各区,到处可见有地铺拉下捲闸,贴出招租广告,多个商场、连购买日常生活品和鲜肉蔬菜的街市,都出现大量“吉铺”。
根据统计,周日(31日)至少有10间店铺在同一日内结业,包括中环置地广场的高档百货HARVEY NICHOLS、上环独立书店见山书店、有逾40年历史的土瓜湾平民扒房哥登堡餐厅、深水埗美荷楼Cafe、开业24年的深水埗日本料理店“鹿儿岛”等,还有九龙湾30多年老字号的“冬菇亭”大牌档“汉记小厨”亦于同日交还铺位,正式落幕。
高端商场HARVEY NICHOLS店内虽无贴出结业告示,但职员表示周日(31日)为最后营业日。
占地5层、楼面达6万平方尺的HARVEY NICHOLS置地广场店于2005年开业,即内地自由行开放后,正值香港经济复苏期,经历18年后,香港再扩大内地自由行,却即将成为历史,稍后其业务会整合于太古广场旗舰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