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这张照片上的人是谁啊,这个姑娘真漂亮。”
周晚意正在收拾妻子的遗物,女儿拿着一张老照片走了过来。
只一眼,周晚意就陷入到回忆都如洪流之中,再也出不来了。
“我要去趟西藏,明天就走。”
虽然家人反对,担心他年纪大了吃不消,但周晚意这次不想再等,他要到那片热土上,再看一眼。
在那里,他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1
1968年的时候,正是大批国内知青上山下乡,奔赴西藏建设最鼎盛的时候。
当时大批的有志青年,在中学毕业后,不顾家里反对坚持去往祖国各处挥洒着自己的青春。
那年,周晚意年仅19岁,他家人丁单薄,除了自己就只有一个姐姐。
“一家人必须走一个,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这是国家政策。”
街道主任到周家进行了好几次动员讲话,可是周家老两口还是没有办法做出选择。
周晚意的姐姐周琴,年方二十二岁,与恋人正如胶似漆,原本已经谈及婚嫁。
在这个奔向幸福的节骨眼上,她自然不愿意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可是弟弟周晚意……
“晚意是家里的独苗,全家的宝贝,我可舍不得,西藏山高皇帝远的。”
周晚意的母亲一个劲抹眼泪,自从街道主任上门,她的眼角就没干过。
“妈,我是家里的独苗,可也是男子汉,这种事情哪有让女人冲锋,男人躲在背后的道理?”
周晚意非常豁达,他们姐弟俩感情一直很好,怎么能在关键时刻断送姐姐的幸福?
“要是我不去,而让姐姐去了,别人会笑话我们家的。”
最终,周晚意毅然决然的登上了那辆绿色卡车,奔向广阔的新天地,他不知道,那里究竟有什么在等待着他。
来到西藏,最难克服的是高原反应,缺氧、头痛欲裂,脸上皮肤几乎干得裂开……
但是,这些城里青年也见识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洁白的云朵,和夜晚漫天的星辰。
“爸妈姐姐,这个地方简直太好了,是我心中浪漫的代名词,放心,我很好。”
周晚意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在西藏,他也认识了不少朴实善良的牧民。
他借住在一户牧民的家中,这家人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儿,名叫卓玛。
在悠悠草原上,卓玛梳着两条粗而长的大辫子,脸上两块高原红,唱出的牧羊歌回味悠长。
周晚意看的出了神,他觉得那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而卓玛轻轻回头,又害羞的将歌声戛然而止,别有一番风味。
从夏到冬,卓玛一家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没事爱捧着本书,说话文邹邹的小伙子,尤其是卓玛,常常缠着周晚意念书。
“你给我念书上的字,我帮你洗衣服,我们互相帮助。”
卓玛总是一说话就脸红,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像是开出一朵草原上最美的格桑花。
而周晚意也逐渐适应了草原上的生活,这里一点也不枯燥无聊,反而每一天都有全新的发现。
他不知道每一天新鲜感和快乐的因素,有多少来源于身边这个叫卓玛的姑娘。
隆冬时节,到处冰天雪地,卓玛感冒了,周晚意想做点什么,于是他找到已经封冻的河流,想要抓鱼给卓玛补补身子。
然而,一个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凿冰抓鱼?他刚敲下第一铁锹,就脚下一滑掉进了冰窟窿里。
“救命啊!救命啊!”
周晚意拼命的呼救,终于唤来了附近的牧民,大家七手八脚把他从冰水里捞了上来。
刺骨的寒冷让他浑身都在打冷颤,善良的牧民赶紧把他往家抬,要是不及时烤烤火,他恐怕有生命危险。
进了帐篷,周晚意首先迎来卓玛担心的目光,好看的眉眼都皱在一起了。
“我也是为了给你打鱼吃……”
周晚意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卓玛一下就心软了,她把周晚意推到火堆前,帮他把湿衣服给脱了下来。
在暖烘烘的帐篷里,两个人都心潮翻涌,正是懵懂而又情窦初开的年纪,在浪漫氛围的引导下,他们抱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