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如果你进入茶陵客家人居住的林区小山路,走着,走着,前面忽然会出现一个小房屋。

这就是客家人的凉亭。

凉亭有五米高,上面盖有彬树皮,两边有厚厚的泥墙,山路从中间穿屋而过,两旁还有一排长长的木凳。

这是专门为行人而设置的休息场所。

以前客家人居住在原始森林中,与外界联系的,就是一条畸曲的山路。

这样的山路非常难走,不仅路陡,而且还经常塌方,山上有石头滚落下来。

最关键的是,有时还不能按时回家。

漆黑的夜晚,在山高林密的小路行走,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远古居住的森林里面,有虎、狼等猛兽,这些野兽经常袭击人类。

据传,山寨里曾发生一起群虎伤人事件。

一天,一个山寨闯进二十多头饥肠辘辘的猛虎。

当时,山寨里的大人都去深山干活去,留在家里都是老人和孩子。

在村东头,有一个七岁的小孩正在玩耍,几头猛虎立即扑了上去,把他撕得粉碎。

孩子的惨叫声惊动了屋里的老人。

他们见老虎来了,立即关上了房门,然而还是晚了。

有几户人家的屋被老虎闯了进去,除了咬人,这些还咬猪牛鸡等物。

一时间,山寨里哭声震天,惨叫连连,整个山寨闹得鸡飞狗跳。

据事后统计,老虎咬死五人,咬伤四人,山寨里的猪牛基本被咬死,可以说,山寨是尸横遍地,惨不忍睹。

还有山寨里的罗婆婆也被老虎咬死了。

但她不是在山寨里,而是死在森林里。

一天清晨,罗婆婆走出山寨,去山上打柴。

这个地方离山寨有点远。

按理来说,山寨外面就是山,到处是柴火,没必要去远的地方。

其实不然。

正因为离得近,所以很多人就近取柴,天长地久,几十年,上百年过去了,柴就变得越来越少,所以砍伐经久耐烧的柴,还是需要离山寨四、五公里的地方才有。

罗婆婆经常来地方。

这地方有野猪,但猛兽很少见,这天,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偏偏出现了一只老虎。

她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只老虎。

老虎也看到了她。

她慌忙扔下木柴,迅速朝山路边跑去。

很快她跑到了山路边,老虎也从上面蹿了下来。

路边放有一捆捆干柴,她迅速推倒干柴,想给老虎制造障碍,然而,还是迟了。

老虎朝她扑来。

她被倒在地,被老虎撕咬血肉模糊。

她凄厉的呼救声和惨叫声,惊动了附近的山民。

他们闻迅赶来时,老虎已经跑了,但罗婆婆已经命丧虎口。

她的一家得知消息后,哭得稀里哗啦,撕心裂肺。

大家都扼腕长叹!

罗婆婆的儿子是山寨首富。

于是,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他建议除了加强山寨建设外,在客家人经常出现的山路上,建一个亭子。

一是可以借行人休息。万一回耽搁,回不了家,晚上也可以在这里睡觉。

二是防野兽侵袭,即使野兽来了,也有一个躲避的地方。

他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肯定。

他率先拿出了一部分建设费用,其他的山民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然而,凉亭建设很不顺利。

主要是有一个人不同意。

因为凉亭是建在山路边,而这个山路权却是这个人的。

他说道:"要建亭子可以,先拿买路钱。"

大家自然不干。

毕竟是公益事业,如果助长此类风气,以后公益将无法推行。

其实,建这个凉厅,对他家有利,因为就在他家山上,堆放东西,躲避风雨和猛兽都是好地方。

既然他不同意,大家商议之后,就修改了地方,在另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建亭。

此地离山寨有点远,但一样可以方便大家的出行。

亭子建好之后,这个人的报应也就来了。

一天,这个人的母亲在自家的山上砍柴,遇到一头野豹,她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拼命向路边跑去。

她知道前面有一个亭子可以躲避,于是直奔而去。

可惜需爬一段山路,且山路凹凸不平,她气喘吁吁爬过山坡,刚赶到亭边时,野豹也赶来了。

野豹一口就咬住她的脖子,痛得她嗷嗷直叫。

当时亭内有山寨村民在休息,见野豹伤人,立即挥舞着木捧赶来相救。

虽然及时赶走了野豹,但还是晚了。

野豹咬断了她的脖子。

她当场死亡。

消息传出,大家都非常惋惜,都说,如果亨子建在她家山路上,就不会出现这个悲剧了。

这个故事在客家山寨间广为流传,以后建凉亭,再也无人阻拦。

其实,凉亭不仅能挡野兽,而且还能救命。

一年冬天,有一个在外做生意的商人回山寨。

当时,天上正下着鹅毛大雪,眨眼间,天地山林间变得白茫茫的一片。

同时刺骨的寒风在空中肆虐,森林中不传出树木被折断的声音。

这个商人开始出发的时候,天上并没有下雪,进入林区山路,开始飘起了大雪。

结果雪越来越大,堆在山路上有一尺之厚,同时,寒风凛冽,刮得他的眼睛都无法挣开。

他跌跌撞撞在山路上爬行,越爬路越难走,一不小心,翻在路坎下。

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

他的左腿扭伤了,站不起来,也就是说,他无法行走了。

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林区,回不了家,只有冻死在这里。

正当他异常绝望的时候,他看到了前面有一个凉亭,于是,拖着伤腿,在雪地里爬了过去。

经过不断地努力,他终于爬到了凉亭边。

这里没有雪,而是干净的泥地,而且靠墙边还有几张木凳子。

他坐在凳子上,休息片刻,然后找来枯枝叶,点燃了一把火。

在亭边会有人放上一些木柴,供行人烤火用。

他用上了。

外面虽然寒风刺骨,由于有了火,他的全身暖哄哄的,再不惧严寒了。

他在这里度过了四天四夜,由于是回家,他的身上带上很多吃的,所以熬到了雪停的一天,直到有人路过,才把他接回了家。

所以,客家人的凉亭不仅是遮风避雨的亭子,而是客家人的救命亭。

它在客家人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李苏章原创,抄袭必究)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