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翼哥常说:
民航业是个七分靠天,三分靠人的行业。
靠天又有三大因素:
市场需求
人民币汇率
航油价格
今年民航市场需求又恢复了增长,虽然现在已是淡季,但一季度整体需求还是不错的,对民航来说还是向好的。
今年以来,人民币基本信息持平,既没升值,也没贬值,所以没什么影响。
关键就在油价上面,油价对航空公司的成本影响又是特别大。
占到航空公司总成本的1/3,也就是说,航空公司每花三块钱,就至少有一块钱花在油费上。
有人抱怨机票价格贵,航空公司也难啊,除非飞机不烧油。
实际上,过去四年里,油价大起大落的幅度可谓是空前,对民航业的影响尤为巨大。
航油价格最低的时候1800元/吨,最高的时候10000元/吨,航油价格的变动就影响整个民航业数以百亿的成本变动。
以2023年为例,三大航花在油费上面的钱:
国航467亿元,占总成本34.87%
东航411亿元,占总成本36.55%
南航520亿元,占总成本35.27%
油价一涨,航司就抖!
今年以来,民航业最大的坏消息就是受中东地缘局势影响,油价一路上涨,从未停歇。
1月份,美油上涨6.38%
2月份,美油上涨3.23%
3月份,美油上涨6.14%
4月份,仅三天的功夫,又上涨2.48%。
今年以来,美油价格已从71.3美元涨至85.18美元,已经涨了20%。
现在全民航每个月耗油300多万吨,油价不到7000元/吨,如果涨价20%,全民航所有航空公司每月将增加45亿元。
由于是按照前期采购成本来计算,所以航油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滞后性。
问题是,全民航一个月能赚到45亿元吗?
可以说,每一家航空公司,都无法置身事外。
当然了,油价上涨,航司就会收取燃油附加费。
但是这种转嫁成本的方式,一方面无法完全转嫁,另一方面消费者是否能接受就不得而知了。
经常看到有些人做无脑的评价,就会带节奏,什么新能源汽车也是别人淘汰的,本质上也是污染的,因为发电还是靠烧煤的,看似有道理。
但他们回避了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我们是多煤少油国家,煤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油对外依存度很高。
二是光水风核发电方式在持续增长,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0%。
三是我国新能源产业,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发展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搞新能源我们就能抢占战略制高点。
另外一方面,许多人可能体会不深,你打车时,可以和司机师傅聊聊,特别是老司机,以前油费多少钱,现在电费多少钱,这可是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就是我们打车,以前油价一涨,我们也要额外支付附加费的。
回到民航业,我们现在许多方面遭遇高铁冲击,除了大家说的准点、舒适、距离近等差距外,高铁还有一点优势,是用电的,可以飞机是烧油的。
虽然高铁建设成本远高于民航,但民航的运营成本却远高于高铁。
现在要减排,说要用SAF(可持续航空燃料),但是航空公司用得起SAF吗?
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不是因为重量、安全等方面原因,飞机也能用上电了。
不用发动机了,不烧油了,恐怕航空公司的日子要好过得多,机票价格也会便宜很多!
真希望我们在飞机制造方面有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不用发动机,不要烧油,就像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一样,那就是波音、空客的末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