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早在建国初期的时候,中国一口气曾设立了15个直辖市,但到了今天却只剩下了4个了。在这些曾经辉煌过的城市中,还有哪些曾经也是直辖市呢?
曾经的直辖市除了今天的北京上海,其中另外还涵盖了西安、沈阳、抚顺、广州、武汉、南京、长春、大连、本溪、鞍山、哈尔滨,这些曾经直辖市大部分放眼现在也是耳熟能详的大城市。
而在一众城市当中,第一个从直辖市被撤销的城市是哪个呢?答案是江苏的南京。可是为什么南京会被当成第一个撤销的典范呢,被撤销后的南京是否还有再崛起的可能性呢?
成为直辖市与撤销
也许有人会很好奇,为什么建国初期中国要设立那么多个直辖市,而到了今天却只剩下4个了呢?
这个问题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首先,建国初期刚刚从战争中稳定下来,全国各地仍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全国各个省份都是刚解放不久。
在这种状态下,国家的管理体制也是从0到1的慢慢摸索,于是为了从轻简便管理,中央决定选择从地方入手,建立多个行政区,由当地的行政区代为管辖当地的全省。
可以理解为,当时的行政区就是现在的一个个省会,因此,细心的朋友也许已经发现,上述的各个直辖市在今天不是省会也是省内的老二。
基于此,江苏的管辖权当然由南京当仁不让的获取了,在新中国未成立之前,临时民国政府的首都就是南京,更何况南京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实力,都决定了只有它能当江苏的头号交椅。
当新中国成立,首都迁移到北京之后,中央当时就决定了将南京设立为直辖市,用以代为管理江苏的发展。
另外,当时江苏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行署区,中央需要将这两者合并,于是处于中间地带的南京就很好的当起了支撑和联系苏南苏北的桥梁。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的日子逐渐好转起来,中央的管理也希望更加的合理高效,逐渐考虑取消直辖市代管省份的管理方式,首当其冲的就是南京。
因为南京的体量足够大,用南京来当试验品具有很好的试错成本,即使带来的效果并不好,依然不影响南京在江苏的霸主地位,所以中央对南京从行政区变成省会的模式是很期待的。
从政治影响上考虑,南京也很适合成为首个被撤销的典范,曾经南京是临时民国政府的首都,将其从行政区变成省会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而且从经济水平来看,南京虽然是当时江苏体量最大的城市,但同时也很难辐射和反哺整个省份,如果单拎出来成为一个行政区,只能单单保证自己的发展。
而这当然无法满足中央对行政区的要求,如果将南京变成省会,国家拨予的补贴就能足够南京的经济发展成本,从而辐射全江苏。
并且因为江苏具有50多所高校,在财政帮助不够的情况下,这些高校难以维持自身的发展。
如果南京成为一个行政区,离江苏没多远的上海也是一个行政区,两者相差并不遥远,就显得冗余且臃肿了。
所以,无论是从各方面原因来说,南京从行政区变成省会才是更优的选择。
既能保证中央可以给够南京财政拨款,又能让南京带动全江苏的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是一步十分优秀的棋。
正是因为南京从行政区变成江苏省会成为了首个典范,给全国剩下的那些行政区都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中央也就很清晰地知道要如何分辨哪些城市可以成为行政区,哪些需要从行政区变为省会甚至是地级市了。
撤销后的南京何去何从
作为全国首个被撤销的行政区,南京不仅不能独立发展,还兼顾起了反哺全江苏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南京是选择举步维艰还是大步向前呢?
在古时,南京是今天的安徽、江苏、上海合起来的江南省的中心省府。
古有秦淮、建业、江宁等等各种美誉,足以说明从很久以前开始,南京就是中国南部的中心城市,具有强硬的发展潜力。
当南京从直辖市变为省会后,不仅没有垂头丧气,反而爆发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一方面发展自身的轻工业,一方面加快经济建设和道路建设。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南京就出现了无轨电车。
在那个大家还在解决温饱的年代,生活在南京的百姓还能看到大头电车穿梭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中。
1968年,南京著名的长江大桥通车完成,在当时,南京长江大桥可以说是非常著名的景点。
且不谈国内连大桥都没有几条,难以和他比较,就单单是它的雄伟和壮阔都足以吸引各地的百姓前来观摩一场,在当时可以说是活脱脱的“网红”景点。
而且,南京长江大桥并不仅仅是供人观览的花瓶子,更是具有相当经济意义的道路枢纽。
为了建造这座桥,南京耗时8年,并且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争气桥”,这也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公铁两用桥。
在60年代的时候,生活在南京的老百姓还能看到商店的招牌写了“国营”二字。这两个字放在今天来看也许并不为奇,可是在当时,这就是品质的保证。
谁家要有个人能在里面当上售货员什么的,往外一说,全家都有面子。
而且,像这样的“国营”店在南京可不止一家,正是因为南京的经济在全国也是排的上号的缘故,“国营”店的数量也能随之水涨船高。
更让人惊讶的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南京居然就已经有了电影院了。
在当时,南京的首家电影院叫南京胜利电影院,也曾被叫作“新都大影院”。
在电影院的墙上还挂着当时热门的电影海报,用以吸引各种来南京游玩参观的游客。
而且,除了胜利电影院之外,南京很快就又开设了新的电影院,延安剧场、曙光电影院等等。
在南京生活的老百姓算是享上了福,既能坐上无轨电车,又能到电影院体验其他城市无法看到的电影。
之所以能让百姓享福,当然得益于南京自身的发展,它能做到历时8年修建长江大桥,就足以说明南京的魄力和毅力之大,能投放无轨电车,看得出来南京的经济发展都投入到了正确的经济建设当中去了。
南京也会保障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人们都愿意留在南京,也是南京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高校多、道路通畅、拥有电车,这些优势,都被南京很好地利用了起来。
即使从直辖市的地位上被撤销了下来,南京并不气馁,依然迸发出了十朝古都应有的气魄,不仅将自身壮大,还联同江苏的其他城市一起发展。
能否重回巅峰再任直辖市
今天的南京依然体量巨大,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在江苏经济排名第二,是全国第十的经济总量。
2023年,南京的GDP上升到了17424.4元,比2022年增长了4.6%,城乡收入差距连续11年缩小。
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历史厚度,都足以支撑南京潜力无限的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南京还有没有机会重返巅峰再度成为直辖市呢?
我们横向对比一下其他四个直辖市的由来,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具有管理全国的中央地位,可以说是全国最重要的城市,作为直辖市独立发展毫无疑问。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全国经济排名第一的城市,也是国际为名的经济大都市,一直都有“东方纽约”的美誉,这种情况下上海成为直辖市也是毋庸置疑的。
第三个是天津市,与上海和北京相比,天津成为直辖市,更多的是因为战略需要,天津必须要肩负起保卫首都第一道防线的责任,可以将它当成首都的保镖来看。
同时天津也是全国重要的运输枢纽,在经济、水陆交通、国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不少国家战略导弹和火箭都放在天津,所以天津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个直辖市。
最后一个是重庆,重庆的地势复杂、位置重要,是通往四川盆地的关键入口。
同时,三峡大坝作为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工程之一,重庆承担起了三峡移民政策的重要责任。
在各方面压力下,中央决定将重庆单独出来,成为直辖市,用以发展成为道路枢纽的关键,并且需要将它用来人口倾斜。
不难看出,成为直辖市要么自身实力足够强大,要么委以重任。
南京地处江苏平稳的位置,发展良好,右边就是上海,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很难将它独立出来成为直辖市。
但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发展是一步步的,南京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有十足的发展潜力,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种种条件的加持下,还是有不少人看好南京的。
如果南京能够加快城市建设,经济迅猛发展,直冲到全国前五的地位,中央肯定也会重视起来,希望南京能有更宏伟的城市规划,将自身打造成未来新星。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南京2023年GDP为17421.4亿元,同比增4.6%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575640612457100&wfr=spider&for=pc
- 百度百科:南京是——江苏省辖地级市、省会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4%BA%AC%E5%B8%82/2207627?fr=ge_ala
- 澎湃新闻:中国近代史上,这11个直辖市曾在一天之内被撤销
-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7996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