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西藏的墨脱县是中印边境地区的制高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自然环境也极为恶劣,在这甚至可以找到恐龙时代就有的植物。直通这里的公路只有100多公里,却足足修了50多年。

1986年,成都军区司令员傅全有将军在第一次进藏视察墨脱的时候,看到驻守在这里的300多名官兵竟然都穿着“五颜六色”的便装。经过询问,将军才得知因为交通不便,官兵们来这里时穿的军装早就烂了,而新军装却迟迟无法送过来。

由此可见,墨脱官兵们的生活条件是多么艰苦。但是,即便如此,这支英雄的孤军部队自1962年起,在这个“孤岛”一直守卫了62年,而且还将继续守卫下去。

那么,墨脱到底有着怎样的前生今世?

这里的自然条件到底有多艰苦?

而驻守此地的解放军官兵又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呢?

墨脱

面积仅有34000平方公里的墨脱可以说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一个县,并且在我国的国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

为何这么说呢?

在墨脱境内有一条名为“解放桥”的铁索桥,桥下就是流速高达每秒3米、流量足有黄河3倍、奔腾而过的雅鲁藏布江。江水从此地向下游再经过1个多小时,也就是10几公里之后,就会流入印度非法占领的我国“下珞瑜”地区。

如果从我国地图上看,雅鲁藏布江如果再奔腾200公里,就会流到一个叫巴昔卡的地方,并由此进入印度的阿萨姆邦。而我国与印度在边境地区的“传统习惯线”就在此处。

按地图的比例尺计算,墨脱到边境线的直线距离超过了120公里,和南宁、佳木斯到边境的距离不相上下。但是,在墨脱驻守的我军却属于边防军。

这是为何呢?

在民国之前,墨脱是属于我国的珞瑜地区,因为位置在最北边,所以被称为 “上珞瑜”。

当时在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对此地已经觊觎已久,一直想找个机会非法进行侵占。在清亡民初,我国局势动荡之际,英国人终于找到了机会。

1913年,英国的印度总督,也就是那个遗臭万年的麦克马洪用5000条火枪作为贿赂,收买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结果就是划出了那条非法的中印边境线。

如此,除了墨脱之外的珞瑜等一大片青藏高原上少有的丰饶之地就全都被英国殖民者非法占据,中国只剩下以墨脱为核心的区域,面积不足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本来,墨脱是处于珞瑜的腹地,可从此之后,墨脱就直接进入了英国殖民军队大炮的射程之内。

后来,印度政府又非法把占据的这片我国领土划到了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我国在1982年进行人口普查时,在我国实际控制的这三分之一区域内,珞巴族公民才2000人出头,其余的十几万却都在印度的魔爪之中。由此可见,我国的损失有多惨重。

不过,即便如此,墨脱仍然让独立后的印度如鲠在喉。因为沿着实际控制线,墨脱正好是制高点,印度如果要打我国领土的主意,就必须要从下往上仰攻。而我军如果要反击的话,却可以居高临下。

后来,也确实如此,我军在把印度打得抱头鼠窜之后,如果再来一个冲锋,便可以直指阿萨姆平原,使印度无险可守。这也是当初印度从上到下一片震恐的原因。

因此,印度在1959年的时候,就打起来墨脱的主意,要越过“实控线”来蚕食我国更多的领土,以获取战略上的有利地形。1962年夏天,印军开始行动,朝着墨脱猛扑而来。

1962年6月5日半夜,我18军158团接到了来自西藏军区的加急电令。在电报中,上级通知该团印军已经侵入我国领土20公里,企图在6月10日占领墨脱地区,并命令该团组建一支精锐的先遣队,立刻出发,务必按时赶往墨脱的指定地点。

不久之后,先遣队出发,当时,大家根本不会想到自己要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危险。

孤岛

可以说,在当时根本就没有去墨脱的路。

当地的海拔落差足有两千米,地质结构的复杂程度放眼全球都是数一数二。要到这里,简直比登天还难。到别处去的距离,都是用公里来计算,而到墨脱,则是用天,且只有一条人和牲畜踩出来的崎岖山路。

赶上大雪封山,墨脱绝对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孤岛”

而158团在接到命令时,虽然是夏天,但墨脱地区雪的厚度却能直到战士们的脖子。在雪中,战士们只能露出头部,用自己的身体硬生生地从雪地中劈出一条路。最终,本来计划5天的路程,这支英雄的先遣队只用了3天,成功抢在印军之前,控制了墨脱。

但是,在行军途中,伍忠伦副指导员却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当时,他身患感冒,加上翻越雪山时,又发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以至于呼吸困难,最终体力不支而倒下。

当战友们胜利完成任务,回来找到他的遗体时,他趴在雪里,仍然保持着爬行的姿势,手指全部深深地抠进冰雪,身后则是他艰难爬行时,留下的一条长达几百米的雪痕。

伍忠伦同志就此成为第一位为保卫墨脱而献身的解放军勇士。

虽然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控制了墨脱,但158团官兵在接下来要面对的却是更加残酷的挑战。

如前文所述,我军后来兵锋直指印度的阿萨姆平原,就是以墨脱为进攻的集结地和后勤补给基地。

我方一侧的公路在当时只能修到离墨脱120多公里的地点,所以,参战部队在下车后,只能一路步行前进。后勤补给也只能靠人背和牲畜驮送。这段距离看似不太远,但地形复杂,运输极为困难,每次耗时少则三四天,多则要一个多星期。

在东线的第二阶段作战中,参战官兵和负责后勤保障民工的人数比高达1比1.6。在整场反击中,西藏动员的支前民工超过3万人,使用的牲畜也是上万头。

在取得对印自卫反击的胜利后,158团兵没有撤离墨脱,而是就地开始了长达62年的坚守。

在修通公路之前,当地百姓的日常用品很多都是靠背夫背上来的。背夫每次都是用一个大号背篓,把50到60公斤的物资从临近的地区运到墨脱。而且,背夫也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峭壁蹒跚而行,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落入万丈悬崖。

因此,墨脱的东西都特别贵,每斤猪肉的价格要20多块,每个鸡蛋要2到3块,而一块转头更是卖到15块!

由此可见,当地驻守官兵的后勤保障条件是多么艰苦。

为此,我国在1983年专门从美国进口了24架“黑鹰”直升机。这种直升机是我军当时唯一能飞上高原,为墨脱提供补给的直升机,单价高达700万美元!事实上,我国那时的外汇储备只有30亿美元左右。

然而,“黑鹰”的数量太少,运载的物资也是杯水车薪,而且,因为飞行沿途的地形复杂,如果赶上恶劣的天气,“黑鹰”也无能为力。官兵们所需物资的运输还是要以人背马驮为主。

反观对面的印军却“因祸得福”。因为他们盘踞的地区海拔低,虽然在打仗时很容易挨打,但在平时,直升机却可以随时飞过来提供补给,日子过得倒是滋润。

1986年,傅全有将军在看到驻守墨脱官兵的艰苦条件后,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也敏锐地认识到如果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墨脱驻守官兵的战斗力和战备情况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他大力推动了青藏铁路的立项和建设。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勤补给终于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往高原。

不过,将军解决了战略问题,但战术问题也是很关键的。

前文提到离墨脱最近的公路有120公里,所以,即便物资可以通过铁路运来,那再运往墨脱仍然是一个“无解之题”。

其实,从197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修路,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只修了一条80公里的简易公路,尽头距离墨脱仍然有60公里出头。

到了1990年代,西藏自治区又组织力量,终于在1994年修通了一条抵达墨脱的简易公里。然而,当地的自然条件太恶劣,公路刚通车,就有一大段被冲毁了。往墨脱运送物资还是要继续靠原来的骡马驿道。

2009年初,国家一次投入了9.5亿,这次是要修一条直通墨脱的高品质公路。经过了4年的艰苦施工,这条公路终于在2013年开通。就此,经过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努力,墨脱终于成为我国最后一个通上公路的县。

这条公路全长只有117公里,但海拔落差高达3000米!远远望去,这就是一条“天路”。

由此,驻防墨脱的我军官兵的生活条件终于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是,官兵们面临的生死考验却远远没有结束。

勇士

驻守在边境地区,巡逻是墨脱官兵的日常,而险恶的自然环境就是大家最大的威胁。

官兵们巡逻的线路一共有80公里,但海拔超过4000米,巡逻一次就要10天。

很多人可能认为如果在夏天,巡逻可能会轻松一些。而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夏天时,雪水融化,会在山间形成湍急的河流和瀑布,山间小路会非常湿滑,一个不留神就会摔落几十米的悬崖下。而且,植物在夏天生长的速度非常快,上次巡逻时开出的路,很快就会被新长出的植物覆盖。

因为雨水丰沛,山地里还会形成很多杀人于无形的沼泽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更是屡见不鲜。官兵们曾经做过统计,在夏天巡逻一次下来,即使全身都进行了保护,每个人的身上还都会被至少50条蚂蟥咬过。大家腿上鲜血直流是经常的事儿。

2004年,一支连队在巡逻时,突然遭遇了泥石流。一位班长不顾自己的安危,用力推开了身边的战友。结果,战友得救,他却长眠在雪山中。

这位班长是一位优秀的同志,在牺牲时才入党7天。被救的战友痛心地回忆道:他当时如果自己能及时跑开,或者是后退几步,就不会发生意外。但在危机关头,他却毫不犹豫地把“生”留给了自己的战友。

到了冬天,官兵们在巡逻时遇到危险的几率则急剧增加。

1982年,一连副排长带领4名战士在执行任务时,翻越凶险的雄拉雪山,中途突然遭遇雪崩。5名同志全部被推入冰湖,英勇牺牲。

根据统计,在驻守墨脱的60多年间,一共有30位官兵英勇献身。他们中,最小的战士只有18岁。

但是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官兵们却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还是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默默地负重前行。

向英勇的墨脱驻守官兵致敬!

向所有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

素材来源:
上观
60年来,他们将青春献给墨脱!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509646.html
澎湃
18军挺进“雪域孤岛”,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来,与戍边官兵一起,重走墨脱路……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774764
60年来,30名官兵先后牺牲在这里,他们为何作出如此选择?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508933.html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原总参谋长傅全有将军谈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性
https://www.gov.cn/zwhd/2006-06/25/content_319541.htm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