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各国货币作为全球所有国家外汇储备的规模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外汇储备指本国货币以外的货币,比如美元对美国来说不是外汇储备,欧元、英镑等才是;人民币对中国来说也不是外储,美元、日元等属于外汇储备。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法定货币但不是任何一个币种都能成为外汇储备货币的,关键是其它国家愿不愿意持有以及该货币在国际贸易中能否被其它国家的企业接受。

想成为外汇储备货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汇率相对稳定、波动不大;二是体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当下最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和瑞士法郎等。

了解了以上常识性内容后来看一下最新的外储中各货币的总量及占比。

截至2023年12月底世界上所有国家政府拥有的外汇储备加在一起换算成美元为12.33万亿元,其中8831亿美元无法确认是哪国货币、剩下的11.45万亿美元可以确定。

有的朋友可能对为何将各类货币换算成美元不解。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多做解释的,简单说两句,一来这是国际惯例,咱们的外汇局公布外储余额时同样以美元为单位,二来总要换算成同一种货币才能比较,否则就好比用张三的身高比李四的体重,显然是没法对比的。

在能够确定币种的11.4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据了绝对大头,达到了6.69万亿;排名第二的是欧元,换算成美元后总共是2.29万亿;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日元力压英镑排在第三,为6529亿美元;英镑为5539亿美元、排在第四位,再往后是加拿大元、人民币、澳大利亚元,分别为2953亿美元、2617亿美元和2418亿美元。剩下的4700亿美元为所有其它币种。

从IMF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去年第四季度末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排在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之后位列第六位,我们将各国货币作为外汇储备的数额除以可以确认币种的总外汇金额可以得出占比,结果如下。

美元为58%、欧元为20%、日元为5.7%、英镑为4.8%、加拿大元为2.58%、人民币为2.29%、澳大利元为2.11%。

继续观察IMF提供的数据能够发现人民币在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作为全球各国外储货币规模的排名是在加拿大元之前的,直到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才被后者超越且差距逐步拉大。2023年第二至第四季度两种货币之间的差距分别为51.1亿美元、139.6亿美元和335.2亿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汇率贬值让人民币“吃亏”。

前面说过各货币需要换算成美元再进行比较,汇率成为了一个重要因素。人民币在2023年存在一定的贬值,相比于加拿大元而言贬值得更加厉害些,这就导致同样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在换算成美元后缩水了。

比如,某国拥有1000亿元人民币外储,汇率为6.8时1000亿元人民币换算为147.1亿美元,贬值至7.2时只能换算为138.9亿美元了。同样的1000亿元外储因人民币贬值少了8.2亿美元,让人民币“吃亏”。

第二,部分国家出于投资效率考虑暂时置换了一些人民币外储。

国家有时候同个人一样需要考虑投资效率,人民币贬值相当于人民币的价格下跌了,出于“追涨杀跌”动机卖出一些人民币、买入美元等其它货币是合理的选择。结果便是各国持有的人民币外储减少了,被卖出的人民币可能进入了非政府投资机构的仓位之中。

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各国政府同样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增持人民币,那时人民币外汇储备的规模得到提升。

储备属性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考量指标,人民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和前面几名的差距不小,好消息是趋势正在向有利于我们的地方发展。

要尽可能成为更多国家的储备货币或者在各国储备中占比更高,前提是日常的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只有用人民币的场景多了大家才能积累更多的人民币,暂时不使用的人民币不就成为了外汇储备吗?美元、欧元的高外储余额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累计起来的。

SWIFT发布的2024年2月各国货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数据显示人民币排在全球第四,这已经是人民币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第四个月超越日元排到第四位了,基本可以确认坐稳了世界第四大贸易货币的位置。

各国在贸易场景中更多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将让更多的人民币留在其它国家的外汇储备账户之中,从而达到逐步提高人民币在全球所有外汇储备占比的目的。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充满艰辛的,但趋势一旦形成了总有一天会出现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所谓厚积薄发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