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老家邻居姐姐, 68年生人,属猴,北京大学研究生,现在在美国超市当收银员。姐姐名字里有个霞字,就叫她霞姐吧。
霞姐和我哥是小学、初中同学。小学时,霞姐考第一,我哥考第二;初中时,霞姐还考第一,我哥考第五六了。中考结束,霞姐被我们地区最好的高中录取了,我哥上了我们县一所普通中学。当过老师的爸爸说,这就是智商的差距。
老家离霞姐上高中的地方有50公里,因家里困难,不舍得浪费途中路费,霞姐高中三年只回了6次家,把节省下来的时间都用于埋头学习,一路高歌猛进,考进了北京大学,学计算机。
霞姐考上北京大学,这个消息当时在我们那个小山村就属于爆炸性的新闻了,小山村飞出了金凤凰。她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本分庄稼人,那几天笑得嘴都合不拢,逢人就发喜糖喜烟。
霞姐上大学后,知道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更加埋头苦学,要知道,能进入北京大学的都是学霸级人物,霞姐不甘示弱,年年拿奖学金,参加各项活动,她父母逢人便说,这孩子生来就是报恩的,上大学就是大一第一学期花点钱,大二到大四就没给家里要过学费,奖学金就够了。妥妥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家里父母给孩子树立的榜样都是霞姐。
顺理成章的,霞姐大学毕业后,顺利上了本校研究生,在那个年代,研究生还是比较少比较吃香的。研究生阶段就发挥所长,帮研究生导师完成各项课题和项目,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西客站上班,落户成了北京人。因霞姐是铁路职工,每年回家坐火车不用买票,着实让我们羡慕了一阵子。
上班几年后,霞姐结婚了,霞姐的老公也是位学霸级人物,结婚第二年,孩子呱呱坠地,是个男孩。在孩子7岁的时候,她老公有个出国的机会,先出了国,稳定后,把霞姐和孩子都办了签证,带过去了,没几年,绿卡也下来了,成了美国人,从此在大洋彼岸生活,回来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有一年秋天,雨特别多,一天,他父亲去地里面犁地,老家小山村的地是那种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地的边上是很深的沟壑,他父亲犁到地头,往回倒的时候,一不小心倒到深深的沟里了。母亲在家里等了一下午,也不见她父亲回来,赶紧叫上众乡亲,打上手电,四处找,在地里发现牛和犁,没看见人,在沟顶上叫,听见她父亲的声音,赶紧下到沟里把他父亲往上背,还没到沟顶上,人就没了。
霞姐因在美国,又刚生下孩子,月子当中,家里人也不敢告诉他,一直到半年后,霞姐才得知自己父亲去世的消息。回来匆忙看一下母亲,给母亲放了点钱,惦记家里的小孩,又走了。
霞姐在美国后,先后生了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加上在国内生的老大,成了三个孩子的妈妈。孩子十八岁以前,在家照顾孩子,一直没出去上班。等到孩子大了以后,过了就业的黄金年龄,前几天,我回去看望了她母亲,她母亲说,现在在美国的一个超市当收银员。
据说,在美国,收银员的工作对华人来说也是不错的。村里人不这么理解,说培养了一个研究生去美国当收银员去了,而且,父母把儿女培养出来,养老送终都做不到。
朋友们,你是怎么看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