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我多少岁不重要,反正我要死了
小婷刚确诊胰腺癌那天,在家哭了一天,然后花了一周的时间接受了这件事。自己给自己准备后事这件事,让她觉得自己快死了。
第一次手术后保住了脾,切了胰尾。她想着反正都是等死,不如写个癌症日记,一直写到死,至少给最后的人生做个记录。
很快病理报告出来了,瘤子挺大,没转移,确诊为胰尾腺泡细胞癌中期,好友的老公是医生,说术后不化疗能活8个月,化疗了说不定还能挺过5年。
因为不想化疗,她又辗转了几个医院找代替方案,但给出的结果都差不多,那天她在日记上只写了一句话“等死吧。”
朋友劝她去大医院试试,最后因为朋友的一句话“反正都这样了,还能差到哪里去呢?”她想开了。
一周后,小婷日记本最后一段话写着“我决定去试试,祝我好运~”
02、我,24岁,得了癌症
诗诗今年24岁,大学毕业2年,和男友感情也稳定,本以为生活会这么顺遂的走下去,结果因为一次胃疼,竟然得到了一张“癌症”诊断书。
病理报告显示是印戒细胞癌,胃癌的一种,她上网查了这种病,存活率很低,这无疑直接判定了死期。
按理说她这么年轻,不应该出现这么严重的癌症,医生问诊提到了家族病史,她这才想起,爷爷就是因为胃癌走的。
因为病情很棘手,医生劝她要做好“准备”。
得知此事她又一次崩溃大哭,想了很久才哭诉着把这件事告知了家人。父母表现的很平静,表示无论是什么结局一家人都做好了准备,让她积极抗癌,随后在家人陪同下她勇敢的接受了手术方案。
一、Nature: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患上癌症?
近年来全球新发癌症人群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一趋势也使科学家们不得不思考其中深层次原因。
对此,浙大二院丁克峰团队等多位中英医学科学家在《BMJ Oncology》杂志上就发表了相关研究报告,通过对1990年至2019年间早发型癌症量化分析后发现,预计到2030年,早发型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或分别增加31%和21%。
根据研究中细分癌症类型发病风险,会发现消化系统癌症,如结直肠癌、胰腺癌和胃癌的发病率增长最快。
今年3月13日,Nature杂志再次发文,为年轻人患癌高发原因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① 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认为,年轻人癌症高发诱因和肥胖以及长期摄入高加工食品习惯有关,此外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推动癌症的早发风险。
② 与环境污染物有关
随着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年轻人接触环境污染物的几率比以前更容易,所以无形中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③ 与遗传有关
至今多项研究都在寻找早发型癌症与遗传的关系,科学家认为如果遗传了上一代的基因突变,也会增加后代年轻时癌症风险。
虽然目前对早发型癌症的了解还不充足,但可以确定的是对年轻人的健康是一种潜在的威胁,需要引起重视。
二、癌症是吃出来的?这4种食物尽量少碰!
有数据显示,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为1929万人,而其中我国就占了457万人。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食物可以防治癌症,但饮食习惯确实会影响癌症的发生。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曾对新发癌症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发现5%的病例与饮食有关。特别是以下这几种食物,都是癌细胞的最爱!
1、腌制食品
泡菜、咸菜和腊肉等腌制食物,一般含有高浓度的食盐,长期摄入会增加食管和胃部癌症的风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齐殿君教授还指出,腌制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也会增加致癌率。
2、油炸食品
食物在高温油炸的时候会产生如丙烯酰胺等致癌物,长期摄入也会增加致癌的可能。
3、超过65℃的饮品
食管对于太热的东西其实非常敏感,如果长期反复烫刺激,也会对食管粘膜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导致增生、变异,甚至癌症的出现,目前世卫组织已经把超过65℃的热饮列入2A类致癌物清单中。
4、太爱吃肉
当今社会,人们的饮食结构普遍偏向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而这种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其实间接给了癌症接近的风险,比如我国高发的结直肠癌就与红肉、加工肉的摄入有关。
三、关于癌症的认知误区,别被忽悠了!
因为对癌症的绝望和恐惧,又缺乏相关了解,导致很多人对癌症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这些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1、得了癌症=宣告死亡?
很多人认为得了癌症就是离死不远了,但实际上很多癌症死亡病例都和诊治不及时有关,加上从网络上获取的片面刻板印象,加深了这种误区认知,其实临床上1/3的癌症是可以治疗的,一般癌症最终生存情况和肿瘤本身分型、分期密切相关。只要早发现早诊治其实癌症治愈率也能大大提升。
2、少吃几顿就能饿死癌细胞?
癌细胞需要进食获取能量,于是有人觉得少吃几顿可以饿死癌细胞,但这个说法明显透露着浓浓的智商税。
癌细胞需要吃东西,那么正常细胞也要吃啊,这个方法就算能成功,不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不好好吃东西,癌细胞饿不饿死还两说不知道,人可能都熬不住了,还怎么抗癌。
3、吃了“发物”,肿瘤长得更快?
民间流传着“发物”会助长癌症的说法,认为海产品、鸡鸭鹅肉、牛羊肉等食物吃了会增重病情,然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发物恰恰人体所需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长期缺乏该类营养素,还可能引起营养不良的情况,严重还会导致肌肉萎缩、血浆蛋白、免疫力下降及其他疾病感染的风险。
其实防治癌症,科学的膳食结构很重要,培养正确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养好身体,无论是对于有没有患癌的人来说都很重要。
参考资料:
[1]《癌从口入?提醒:这4种常见食物竟然是癌症加速器!》.河南疾控.2023-06-03.
[2]《癌细胞最喜欢的7个饮食习惯,看看你中招没?》.健康时报.2024-02-27.
[3]《肿瘤患者不能吃“发物”?这几大营养误区,肿瘤患者不可不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06-3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