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 | 长江策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训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中得到了生动诠释。如今,城市间的“串门”已不再是简单的走动,而是成为了深化联系、增进了解、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3月中旬以来,一股“考察热”在全国各省份、城市间悄然兴起,各地的“一把手”纷纷带领党政代表团进行跨地区的学习与交流。
在这个热潮中,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率领的苏州党政代表团,于3月24日至25日,踏上了前往浙江嘉兴、杭州的考察之旅。
苏州四套班子“一把手”全员出动,这样高规格的外出考察之旅,近年来并不多见。
苏州这一次为何到浙江“取经”,着重考察了哪些地方,透露哪些信息?让我们一探究竟。
苏州“四套班子”齐出动
“回访”浙江两市
△苏州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嘉兴学习考察(来源:苏州发布)
3月24日至25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率苏州党政代表团,先后到浙江嘉兴、杭州学习考察。
自去年10月11日,70后的刘小涛履新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后,首次率党政代表团到其他城市学习。
从考察团成员来看,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市政协主席朱民“四套班子”齐出动,苏州如此高规格的外出考察在近年来并不多见,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此次出访,为何选在浙江两市?事实上,苏州这次出访嘉兴、杭州,也算是一次“回访”之旅。据《苏州日报》报道,去年11月14日,嘉兴市党政代表团来苏州考察。刘小涛在会见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在产业协作、联合创新、文化传承、生态共保、民生共享等方面,加强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杭州市党政代表团来苏州学习考察(来源:苏州发布)
在嘉兴党政代表团出访苏州不到一个月,去年12月7日,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率杭州市党政代表团来苏州考察,共商两地交流合作,共谋更高质量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由“主”到“客”,上门“取经”
苏州代表团此行学到了啥?
此次苏州党政代表团前往嘉兴、杭州上门“取经”,主要学到了啥?
从考察议题来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是此行的重点。
△苏州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杭州学习考察(来源:苏州发布)
在嘉兴、杭州考察期间,苏州党政代表团一行深入企业、产业园和创新载体一线“探班”,去往德沃康科技集团、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未来科技城等,这些都是嘉兴和杭州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项目和科研载体。
△杭州未来科技城(资料图)
在杭州学习考察的座谈会上,刘小涛表示,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苏州正奋力打造“智造之城”。希望与杭州深化交流合作,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此外,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也是苏州党政代表团此行的学习议题之一。
在嘉兴和杭州,代表团一行走进嘉兴南湖天地和凤桥镇三星村,杭州城市阳台和清河坊街区,深入城市地标和特色乡村,学习两地在农文旅融合、提升城市品质、推动乡村振兴、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可以看出,苏州此行之意,一方面将学习嘉兴、杭州的城市发展经验,努力打造“智造之城”与“鱼米之乡”相融合、更美更宜居的园林城市。另一方面,更是对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践行落实。
全国两会后
已有4省市“一把手”率队前来苏州
赴各地考察学习,是一座城 市谋求更快发展、向更 高处攀登的“必修课”。近年来,城市间的交流互访,已经愈发常态化。
今年1月30日,苏州市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苏州市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53.4亿元,同比增长4.6%,位居全省之首。
作为“优等生”的苏州,这样亮眼的成绩单,自然也吸引了不少城市前来“串门”。
公开信息发现,今年全国两会后,截至目前,已有4省市“一把手”率党政代表团来苏州考察学习:
3月2 2日,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率队来苏州开展项目考察对接活动,并考察学习城市提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特色街区建设等工作;
3月20日至21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省长赵龙率福建省党政代表团来江苏考察。在江苏期间,代表团一行来到苏州,考察了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恒力全球运营总部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3月19日,安徽省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率党政代表团来苏州,先后赴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展示中心、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地考察;
3月15日,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一行,赴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华兴源创、苏州纳米城、协鑫集团等地考察。
一次“串门”,既是考察学习,也是协作发展的开端。各地“一把手”在苏州考察学习的座谈会上,都提到了“合作”二字。
作为“兄弟”地级市,滁州、扬州、洛阳党政代表团希望和苏州在产业协作、人才交流、园区拓展、古城保护等多领域交流合作。同属沿海经济大省,福建省党政代表团希望福建、江苏两省继续携起手来,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双方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文章来源:长江策
创客公社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