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的公司破产是的扛不住了,而李书福的破产则更像是一个阳谋。
今年1月27日,上市公司汉马科技突发公告,自感无力偿债,于是计划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汉马科技是李书福2020年刚从安徽马鞍山国资手中买过来的,但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净资产-7亿,已经资不抵债了,这才4年不到的时间就走到了破产的境地,的确有些让人意外。
当年李书福受让股权花了4.3亿,认购增发又花了5.9亿,前后投了10个亿,难道就这么打水漂了吗?
当然不会,高手有高招,破产重整就是李书福走的一步妙棋。
汉马科技破产重整推进得相当快,议案2月19日才通过股东大会审议,2月23日就收到了法院的通知,决定启动汉马科技的预重整,并指定了临时管理人。
所谓临时管理人就是负责组织公司进行破产重整的,一般都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来干,便于算账和审计。
而预重整就相当于正式重整之前的预演,主要干的事情就是把具体的重整方案和计划拿出来,如果债主们都无异议,法院就裁定启动正式重整。
3月5日,汉马科技发出了公开征集重整投资人的公告,迈出了预重整的第一步。
而让大跌眼镜的是,报名产业投资人的就是李书福自己,自己申请破产重整,然后自己又来救场,这个操作绝了。
也许有人会问,李书福自己直接掏钱抢救公司不就得了吗,干嘛多此一举搞个破产重整绕一圈呢。
李书福搞破产重整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做产业重整,而是对债务进行重整,想要卸掉这个包袱,重新轻装上阵。
马科技欠的债确实有点多了,借款45亿,各种应付款约35亿,这80亿外债一年光还利息就要1.6亿,对汉马科技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
公司破产重整的路子都是一样的,以资本公积金转增大量股份,分成三份,产业投资人认购一份,财务投资人认购一份,剩下的一份就分给债主们抵债。
债主们拿了股权,债务也就一笔勾销了。只不过,抵债的股价一般会大大高于上市公司当前的股价,要回本得等股价涨上去,也就是说,债主们拿到的股权,其实更像期权。
但是,在这整个重组过程中真正舒服了的只有李树明一个人。不管债主们愿不愿意以股抵债,都只能接受,这也是唯一的选择,有期权总比啥也捞不着强,好歹有个盼头。
所以,只要汉马科技重整成功,前面提到的80亿债务也就被全部清空了,一个新的汉马科技也就诞生了。你说这操作舒服不舒服,高明不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