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马航MH370失联事件突然有了新进展。
2月28日晚,多名失联者家属代表前往马来西亚参会。
不同于以往的自发集会,这次会议由马方主动提出并组织。
会议上,马方官员称发现了新线索,表示或将重启搜寻,消息传开引发全球热议。
这个发生在十年前的未解之谜,会不会又离真相进一步呢?
MH370的谜团仍待揭开,而我想到了另一起空难,一起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的空难。
2002年5月7日晚,北航CJ6136次航班从北京飞往大连。
这趟飞机上,载着9名机组人员,和103名乘客。
乘客中,有银行副行长,有外贸公司副总,有中国女足青年队教练,还有很多平凡的普通人。
在飞机抵达大连上空时,机舱内突然燃起大火。
此时迫降,稍有不慎就会撞到建筑和人群,造成更大的伤亡。
最后,机长驾驶飞机在空中盘旋了两三圈后,一头扎进了渤海。
(来源:北方网)
事故发生后,共有128艘船只、17万余人次参与打捞工作。
遗憾的是,北航6136次航班上的112人,无一生还。
通过尸检分析,法医发现,遇难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且出现了一氧化碳中毒迹象。
也就是说,在飞机坠毁之前,机舱里的火势已经到了危及生命、不可控制的程度。
机舱起火,是飞机坠毁的直接原因。
一般来说,飞机起火有四种情况,分别是电路起火、发动机起火、油路起火和做饭烤箱起火。
然而,调查组分析飞机残骸后,却排除了以上四种可能。
电路起火,火势不会发展地如此迅速。
最初的起火点在机舱,故不是发动机的问题。
油路一般埋在客舱地板之下,但飞机地板并没有明显受损。
而做饭烤箱被打捞后,调查组也没有在上面发现燃烧迹象。
北航6136为什么会起火,调查组急需找出答案。
为了进一步还原真相,调查工作兵分两路。
一边,是对黑匣子的打捞和还原数据,另一边,则是从遇难者入手。
(来源:北方网)
遇难者中,有44人买了保险,可奇怪的是,一位叫张丕林的中年男性乘客竟买了足足7份保险,赔偿额度超过100万元。
带着对张丕林的怀疑,法医对其进行了第二次尸检。
结果,调查有了重大突破。
在遇难者中,张丕林的烧伤程度非常严重,这表明事发时他就在火源附近。
而在他的遗体内,法医发现有汽油残留,这说明飞机起火是人为导致,且张丕林有纵火嫌疑。
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给他定罪。
后来,调查组找到了更多指向张丕林的证据:
现场打捞出一个箱子,内有5个大可乐瓶,被检测出曾装过汽油。
箱子里有一把钥匙,正是张丕林家的钥匙。
且通过调取安检监控证实,该箱子确实属于张丕林。
结合所有线索,民航局最终认定,大连5·7空难是由张丕林纵火造成的。
张丕林是谁?他为什么要在飞机上纵火,做出致使机毁人亡的举动?
带着疑问,我查找翻阅了当年的报道,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张丕林,1965年出生于辽宁大连,是个毕业于985院校的高材生。
(来源:百度百科)
硕士毕业后,他先后在公安局、外贸公司工作,在2001年辞职自己开公司。
下海不到一年,张丕林就凭借聪明的头脑首付买了豪宅和豪车。
看似事业有成,可当老板并非易事。
不久后,公司经营不善,不仅还不上房贷车贷,还额外欠下了外债。
或许是走投无路,或许是想赚快钱,他把目标对准了“保险”。
2002年4月,即在空难发生前一个月,张丕林开车先后出了三次车祸。
一个月后,他又带着7份保险登上了飞机,而这次不再有归途。
保险,保的是意外,而不是人为。
张丕林的处心积虑没有得逞,最终,保险公司分文不赔。
纵火的那一刻,张丕林脑海里只有心爱的妻儿。
他爱得自私,为了骗保不惜让全飞机的人垫背,让几十上百个家庭人亡家毁。
(来源:北方网)
而北航6136的机长,即使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在捍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他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更是肩负着使命的机长。
往南飞一点儿,就是繁华的市中心,往北飞一点儿,就是大连石油化工厂。
面对熊熊烈火,他毅然决然把飞机开向大海,他努力了,他尽力了。
他爱得悲壮,爱得伟大,这位名叫林永祥的英雄机长,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