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在七十年代,可能你无法想象,曾经那个人烟稀少、靠海为生的边陲小镇,居然有朝一日能成为国家特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搭上高速发展的列车。

没错,这个曾经穷乡僻壤的小渔村就是深圳。

被设为第一批经济特区后,深圳一直秉持着改革开放的政策,积极吸引外资带动经济。经过短时间的发展之后,迅速崛起,跻身成为现代化的新型城市,甚至被美国誉为“一夜城”。

渐渐地,改革开放和贸易交往不断扩大,同时香港回归的时间又在一天天逼近,在这迫在眉睫的时候,深圳火车站便应运而生了。

1991年4月,深圳新建的火车站终于即将完工了。

在完工之际,市长李灏想到了让邓小平为深圳的火车站题词。毕竟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一手培育起来的,如今这片经济繁荣的景象离不开他当初正确的决策。

对于这个要求,邓小平欣然地接受了,随后便为深圳火车站题了词。

但是,当大家看到这一题词的时候,都感到很疑惑,甚至都在怀疑邓小平是不是题错了。因为火车站的题词,居然只有“深圳”两个字,没有“站”字。

但大家明白,像邓小平这样的伟人,想必是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上犯错的,这应该是有其深远的意义。最后,人们在百思不得其解中,将带有“深圳”两个字的站牌放到了火车站的上方。

如今邓小平题字的“深圳”两个红色大字,依旧悬挂在这座充满魔力的城市中。

邓小平为深圳火车站题词“深圳”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邓小平给深圳火车站的题词只有“深圳”二字?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呢?

高举改革开放大旗,边陲小镇变国际化都市

在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长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更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40年来,这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并被誉为“中国硅谷”。

但是你绝对想象不到,几十年前的深圳究竟有多么的破旧荒芜。

没办法想象的话,我们就来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在深圳曾存在过一个村庄,名叫罗芳村。

奇怪的是,在河对岸的香港,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罗芳村。

原来住在香港罗芳村的村民,全部都是从深圳罗芳村偷渡过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在深圳罗芳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34块,根本就不够一家人的日常开销,很多村民们的生活为此陷入窘迫。

迫于无奈,村民们只能偷渡到河对岸的香港,那个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堪称天堂的地方。要知道在当时的香港,年收入可以上涨到13000元,这在当时来说可谓是天文数字了。

而罗芳村的村民在偷渡到香港后,又为自己的“新家”起一个和原来一样的名字——罗芳村......

70年代的深圳罗湖口岸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衔命而生,在浩荡东风中生长。

全新的商业模式和高度的市场化,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来到这片沃土,人们高呼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纷纷积极地投身于深圳的城市建设当中。

在这里,高楼大厦不断林立,商品房逐渐开始热销。

1982年8月,深圳的第一栋高层建筑——69.9米高的电子大厦竣工,具有地标意义。

随后各式各样的电子厂纷纷出现,“二线关”也于1983年开始施工。南海酒店也在这一时期建设,它是全国第一批、也是深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不仅如此,交通也在不断发展。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新建火车站,还有横贯深圳市中心地段、东西走向的公路干线——深南大道的全线贯通通车。

农村城市的不断改革,生产力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加速着深圳和特区人民思想上的解放。

人们愈来愈意识到,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的判断方式,不再是单一的国家调控,人们渐渐地能够接受多元素的发展方式,从多个角度支持着这座城市多方位的变迁。

深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

诸如此类的成就,更是无法列举。

要知道,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要付出多少汗水。但是深圳和来到深圳的人民用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建设着这座被人称为神话的城市。才有几十年后,如此绚烂多姿的深圳。才有了这座名副其实的“中国硅谷”,国际化都市。

后来,身在香港罗芳村的人们纷纷搬了回来,回到了曾经那个让大家“避之不及”的深圳。

足以看出,这是深圳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