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近日,住建部部长倪虹在“两会”记者会上的一番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他说,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地产企业,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

这番表态意味着政策层面对于房地产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曾经幻想“大而不能倒”、甚至由政府出面“兜底”的开发商,该醒醒了。

至于已经走上破产程序的恒大,以及恒大的老板许家印,结局也非常清晰了。

恒大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2020年一封恒大的“求救信”在网络上疯狂流传,信中的内容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恒大的债务规模竟然高达2万亿。

随后恒大立即进行了辟谣,并且许家印高调地举办了投资人“债转股”大会,将1300多亿即将到期的战投转成了股份。

然而信任的大厦只要出现一条缝隙,那么整个大厦就会面临着崩塌的风险,随着银行申请查扣恒大的资金,恒大的盖子明显是盖不住了。

恒大的问题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2021年一系列民营开发商传出雷声,曾经销售排行榜上的常客几乎都没能幸免,曾经风光无限的地产行业转入寒冬。

但是尽管开发商“雷声不断”,真正走上破产程序的却没有几个,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就是保交楼。

长期以来我们的房地产销售都是期房模式,老百姓交了钱却要等两三年才能收房,现在开发商暴雷了,购房人就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如果开发商在雷了之后就进入破产流程,那么无法交房几乎就成了定局,这已经不是经济领域内的问题了,而是关系到民生以及社会的问题。

以恒大为例,据估算恒大未交付的房子有将近160万套,按照大家买房要掏空“6个钱包”的方式来估算,几乎涉及到500万个家庭。

一旦160万套房子全部烂尾,引发的绝对不只是经济上的动荡。

所以这也是为啥房企暴雷之后,清盘程序却被一再推迟。因为恒大的任务还没完成,公司必须要搞定保交楼。

其他开发商也是同理,即便债务已经暴雷,但是“砸锅卖铁”也要完成保交楼的任务,否则自己不体面,就会有人帮他们体面。

“应破尽破”又是为何?

有媒体将倪虹部长上面的那番话用四个字来概括:“应破尽破”,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贴切,“应破尽破”的背后又有什么深层原因呢?

首先,大家可以算下从民营开发商大规模暴雷到今年是多久,是不是正好是两年的样子?

这个时间其实就是买房到交付的时间。

也就是说政策上其实是给了开发商两年的时间去完成保交楼的,这两年里面有的开发商确实是拼命去完成保交楼的任务,有的开发商却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把“表演式复工”玩得不亦乐乎,其中代表就是恒大。

自从雷了之后许家印每次在公开场合露面,首先说的就是保交楼。

表面上看许家印把保交楼当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恒大雷了之后的2年里交付了不到40万套房,远不如同样在债务泥潭里的碧桂园。

这也不奇怪,毕竟许家印忙着打自己的小算盘呢,恐怕根本没把心思放在保交楼上面。

去年8月许家印“技术性离婚”的消息传出,市场一片哗然,在这个时间点上许家印离婚的目的谁都能看得明白。

果然,许家印的前妻丁玉梅在9月份许老板被抓后就神秘失踪了,原来人家早就持有加拿大护照,许老板恐怕早就把资产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随后许老板和二儿子许滕鹤锒铛入狱,直到今年1月中国恒大被香港法院下了清盘令,也就是我们说的破产。

所以恒大算是给大家打了个“应破尽破”的样,类似这种拿着保交楼的“免死金牌”却不干正事儿的开发商,就应该尽快走破产程序。

并且现在2年的交房时间已经到了,到底谁在表演谁在干实事儿也应该比较清楚了,当然也就到了“应破尽破”的时候了。

恒大和许老板的结局

前不久许家印的前妻丁玉梅忽然把自己的亲儿子许滕鹤告上法庭,要求许滕鹤还自己10亿多港元的欠款,这距离恒大被勒令清盘仅一个多月。

很明显许老板家族开始着急了,想通过讨债的方式来逃债了,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恒大进入破产程序之后,剩下的资产是要分给债权人的,现在丁玉梅忽然拿出10个亿的欠条,意味着她也想分到恒大的资产。

而丁玉梅原来就是恒大的大股东,她和许家印这么些年光是分红就从恒大拿走了500多亿。

现在到了破产的时候了,又摇身一变成了恒大的债主,这种“技术性逃债”的手段只能说明丁玉梅和背后的许家印家族急了,为了资产完全不装了,要彻底搞个鱼死网破。

但是许老板家族的想法能得逞吗?肯定是不能的,为啥呢?

别的不说,就看恒大留下的一大堆没建完的项目,上百万户待收房的业主,这些因素就不可能让丁玉梅得逞。

至于已经在吃牢饭的许老板和许滕鹤,以及同时被抓的恒大一众高管,必须是要为恒大的事件负责的。

恒大的破产清算大幕已经拉开,许家印也已经进去了快半年了,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恒大和许家印最后的结局了。

内容分享:
【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