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这个文章让我不知道如何开头了,因为涉及到的东西太大,而且还虚无缥缈。
想了一天,我想先从经济学家口中的完美经济模型。
这个经济模型在现实里基本没有,因为他有太多的假设和前提,我们就从一个普通的民众甲开始。
在完美经济学中,甲的手里有10个财富,这10个财富全部转移到乙,乙又将10个财富全部转移到丙,丙再将这10个财富转移给甲。
这个就是完美经济学最简化的模型——完美循环。
这个完美的循环,在人类未开化的时候是有的,因为财富不花掉也就会“消失”,后来有了货币,财富也就有了一种全新的形式,这个完美的循环也就消失了。
现在的循环模型,大概率是这样的。
甲有10个财富,私下里留下2个,乙得到8个,乙在留下1个,给丙7个,丙不留给甲7个。
几次循环之后,甲一个都没有了,乙剩下一个,甲剩下9个,也就有了贫富分化,甲是富人,乙是中产,丙是穷人。
“留下”也就成了私有制的死穴,翻译成通行的词就是“既得利益者”。
“既得利益者”的存在终止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循环,造成了经济危机。
你知道让“即得利益者”拿出自己利益的办法吗?
最著名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收税,一个是通货膨胀。
这两个办法的效果大家都知道是怎样的,所以才有人提出公有制。
最开始公有制释放出了大量的利益,在中国最著名的 就是“土改”,但是公有制也有自己的死穴。
说到公有制,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是解放后,改革开放之前的那段时间。
我曾经在一个评论看到这样一句话“你一碗,我一碗,不管锅里有没有”,这句话很形象,但造成这个原因的不是公有制本身,而是他的出现违反了社会发展的两个规律。
第一个规律是生产力规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都产生了本质变化,但是那段时间我们有什么本质进化吗?
没有,所以他是注定失败的。
第二公有制不完全,别的不说,就说老婆、孩子、房子还是私人的吧?另一个私有制就是权力的私有制。
权力也是一种资源,因为他有着分配资源的能力,权力是由某一个人掌握的,私有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私有的,结果自然是失败。
当然,这只是对那段时间的总结,不是对完全公有制的总结,那么完全的公有制就没有死穴吗?
有的,公有制的死穴就是资源不变,分资源的人越来越多。
最典型的就是粮食的数量,个人觉得这不需要说明,大家自然能够明白。
这一期就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