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已有两年多,早已超出了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预料。
如今俄罗斯不再像之前那般大举进攻,转而开始和乌克兰耗下去,他即便发起大规模袭击也都是使用无人机,战争的演变开始向拼国力的方向去了。
俄罗斯地大物博,底子厚,采取耗的方式无可厚非,而乌克兰背靠美国和欧盟,倒也不是太害怕。
然而,美国虽然暂时还没有放弃乌克兰,欧盟许多国家却已经坚持不住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火药短缺,炮弹减产
最近,欧盟那边闹的也挺欢,对俄罗斯的批判一个接着一个,还是老套路,利用世界地位和影响力扭曲事实,死抓一两个点不放,往俄罗斯身上泼脏水。
法国还一度叫嚣,要亲自下场和俄罗斯比划。
可还没等法国真的下场参战,据法新社今年3月2日报道:
一名欧盟官员表示由于缺乏火药,法国难以继续制造导弹和炮弹。
而火药短缺问题是因为缺少原料硝化棉。
真不是侮辱法国,就他们的战斗力,二战的时候牛皮吹得震天响,结果法兰西沦陷的速度简直辣眼睛,要是没有苏联顶住德军,整个欧洲恐怕都要成为德国的领土了。
要知道,法国已经是欧盟里整体实力比较强的国家,连法国都开始缺少火药,其他欧盟国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此一来,乌克兰方面接收到的援助就会大幅减少。
还有美英撑着,尤其是美国,乌克兰倒也不至于短时间内就彻底溃败,但是资源短缺造成的弹药减产,却是一个长久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
没有了炮弹,美欧支援乌克兰的种种先进武器也都成为了废铁。
反观俄罗斯,虽然比不了未开战之时的经济状况,但拥有广阔领土的他最不怕的就是消耗。
且俄罗斯的生产力也一直在世界前列,尽管它正在与整个北约的资源抗衡,目前来说也没有落下风。
一旦乌克兰的炮弹真的短缺了,整个战局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俄罗斯的无人机将更加没有压力,对乌军的重要据点发动袭击。
到了那个时候,难道北约真的会下场迎战吗?
没发生的事情我们不好下结论,仅从目前来看,一旦北约加入,第三次世界大战就真的不远了。
一切的源头竟然是中国?
有意思的是,法新社这篇报道的下半段,竟然将矛头对准了我国,因为他们所说的生产火药所需要的硝化棉,大多来自中国。
欧洲的媒体一如往常的不要脸,甩锅给我国,说我们这样做是故意的,更是一种间接支援俄罗斯的体现。
不要脸到这种境界,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不是欧盟先开始抵制新疆棉的吗?
四年前,新疆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欧美下达了许多关于新疆棉的进口限制政策,最严重的时候,出口前往美国的货物,所有文件里甚至不能体现“XINJIANG的字眼,否则就会被美国海关扣留。
美国和欧盟针对新疆棉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现在缺少硝化棉却又来指责中国,妄图把舆论带偏。
搞舆论的方法,美西方国家用了很多年,却依然还能欺骗很多人,实在可笑。
话又说回来,即便现在欧美取消了新疆棉的限制政策,我国也不可能再卖给他们硝化棉了。
因为我国一直以来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都是尽快通过国际对话来解决问题,争取早日恢复和平。
如此,我国是不可能提供火药的原材料给欧洲的,这和是否支持俄罗斯无关,而是关乎世界和平的大事。
而在这篇报道的最后,法媒提出,他们已经找到了新的材料来代替硝化棉,预计将在2024年年底,生产出170万发炮弹支援乌克兰。
我们且不论新的材料到底是什么,现在2024年连一个季度都没有过去,就已经开始展望2024年年底的事情,是否有些不太现实。
另外,他们指出的2024年年底继续支援170万发炮弹,难道是指欧盟希望战争再持续1年吗?
如果是这样,到底是谁在期盼着战争继续进行呢?到底是不是美国和欧盟希望通过乌克兰来拖垮俄罗斯呢?
害人终害己,种下恶因,才会收取恶果。
